陶行知教育智慧:六分钟法则,轻松养出优秀孩子!

   时间:2025-07-08 03:50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近日,一段关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四颗糖”教育孩子的故事在教育界广为流传,引发了家长们对教育方式的新思考。

故事发生在陶行知先生担任英才小学校长期间。一天,他在校园里目睹了一名男生正欲用泥块砸向另一名同学,陶行知迅速上前制止,并将该男生带到办公室。

在了解事情经过后,陶行知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已在等待。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递给学生,称赞他准时到达,比自己还早到。男生接过糖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表扬他在被制止后立刻住手,显示出对他的尊重。男生的表情由疑惑转为感动。

紧接着,陶行知掏出第三颗糖,表示经过调查,男生用泥块砸人是因为那些男生欺负女生,他的行为表现出正直和勇气。这时,男生突然哭了起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不管如何,用泥块砸人是不对的。陶行知见状,掏出第四颗糖,奖励他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谈话可以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的这种教育方式,被总结为“正面管教”,具体包括一分钟倾听、一分钟示爱、一分钟参与、一分钟赞美、一分钟鼓励和一分钟矫正。

一分钟倾听,意味着父母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陶行知曾说:“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

一分钟示爱,强调爱与陪伴的重要性。每天一分钟,向孩子表达爱意,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尊重。陶行知认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分钟参与,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尊重他们的意见,增进情感交流。陶行知曾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一分钟赞美,强调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恰当的赞美。陶行知曾用一个故事说明,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优点,不应从父母的角度看待孩子的优劣。

一分钟鼓励,旨在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陶行知通过喂鸡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就像喂鸡一样,硬灌知识是不可取的。

一分钟矫正,则是修正孩子生活中的不当行为。陶行知通过“四颗糖”的故事,展示了如何在矫正中体现关爱和赞美,引导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

陶行知先生的这种教育方式,提醒我们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时间和空间,给予他们充分自由的生活。在当代教育中,家长们往往给孩子定下许多规矩,但这样的拘束可能会埋没孩子的正义感、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