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艺术的广阔天地里,一种声音时常响起:“艺术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然而,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不少自封的专家对“民间书法”或“江湖体”展开了猛烈批判,他们以专业性为矛,直指那些未经名师指点、仅凭一己热爱自学成才的书法爱好者。
诚然,古法作为书法的根基,承载着两千年的辉煌历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艺术创作若被古法束缚,拘泥于每一个细节,便难以持续前行。这里所说的自我创作,并非指那些看似前卫实则杂乱的“吼书”、“射书”,而是基于前人风貌或个人喜好,进行合理创新的尝试。
以“民间四大法帖”——《进村帖》、《停水帖》、《关门帖》和《谢客帖》为例,这些作品虽未经专业指导,却展现了与古人相似的风格,水平并不逊色。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应给予正面的肯定和鼓励,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并爱上书法。历史上,“馆阁体”也曾饱受争议和嘲讽,但启功先生却能以客观和尊重的态度,称赞其书写技巧,鼓励学者继续探索。
在民间,高手往往深藏不露。他们的书法作品中流露出的筋骨气力与精神风貌,往往超越了当代许多专家。比如一位保安大爷用“颜体”书写的告示,八个大字“门口停车,后果自负”,笔锋遒劲、结构严谨,极具威严感,精准还原了“颜楷”的神韵。
回顾历史,颜真卿在中唐时期因反叛“二王”书法风格而并不被当时人们广泛认可。然而,他的忠义精神感动了后世,人们开始称赞他的书法。宋朝“尚意”理念的兴起,使更多人领悟到雄强之美,学习颜真卿书法的人逐渐增多。但后世能写出颜体那种雄浑、醇厚气脉的人却寥寥无几。尽管何绍基以模仿“颜体”精妙著称,但其用笔过多衄错、震颤,反而丧失了“颜体”的正气。
相比之下,这位保安大爷的书法作品,虽然笔锋变化不如专家和古人丰富,但其平整的笔画、刚劲的气力和浓郁的墨色,却重现了“颜体”的铮铮铁骨。这样的作品,即使被专家批评为缺乏艺术性,也挡不住人们的惊艳与欣赏。对于这位保安大爷的书法,你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