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地理提分秘籍:回归地理概念原理,精准把握区域特征

   时间:2025-05-09 18:09 来源:天脉网作者:顾青青

近日,针对2025年深圳二模地理试题中的一道关于南大西洋沉积物分布的题目,教育专家进行了深入解析,为考生提供了宝贵的复习指导。

这道试题要求考生分析南大西洋两岸沉积物厚度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试题中提供了一幅示意南大西洋两岸测线位置的地图,以及一幅显示沉积物厚度、水深及基底深度分布情况的图表。

试题进一步要求考生比较L1和L2两条测线沉积物平均厚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解析指出,L2测线沉积物平均厚度较小的原因在于多个方面:大西洋东岸受西风及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大气环流向海洋输送的物质较少;东岸附近非洲大陆上河流较少,且没有大河,河流从大陆带来的物质有限;西风漂流及本格拉寒流流经海域,洋流带来的物质也相对较少;最后,L2测线基底平均深度更浅,沉积空间较小。

试题的第三部分要求考生分析南大西洋中心地带海底沉积物较薄,但大洋中脊两侧附近海底沉积物相对更厚的原因。解析指出,大洋中脊位于板块边界,火山作用频发,带来大量的火山碎屑物在附近海底沉积。同时,沿岸沉积物向深海搬运过程中遇到大洋中脊阻挡而沉积。大洋中脊为海底隆起区,受海水侵蚀作用较强,侵蚀物在附近海底沉积,形成了较厚的沉积层。

部分考生在回答L2测线沉积物平均厚度较小的原因时,没有依据沉积物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推理,导致因果关系矛盾百出。对课本中的大气环流及大洋环流分布规律掌握不熟练,也是导致失分的重要原因。

对于第三部分的题目,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应深刻理解大洋中脊、生长边界、板块张裂、海底火山等地理概念,以及海洋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同时,要注意审题中的关键词,如“附近”二字,理解沉积物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最后,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在考前应加强对教材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复习,细化和纵深理解运用地理概念。同时,要通过错题或失分点查找知识漏洞,提升阅题和审题能力,以及表述的科学性和规范化能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