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关于杨幂与小猫亲密互动的热潮,这一温馨画面迅速登上了热搜榜单。猫咪,这一昔日以捕鼠著称的小动物,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明星,人类生活中的宠儿。它们娇小可人的形象,让人几乎忘记了它们曾与捉老鼠紧密相连的历史。
曾几何时,邓小平那句“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的金句,深入人心。然而,时至今日,若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恐怕能被称为“好猫”的已经寥寥无几。大多数猫咪如今已不再涉足捕鼠之事,它们更多地扮演着宠物的角色。但科学研究却揭示了一个不同的视角,或许,并不是猫咪变了。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将猫咪视为老鼠的天敌。然而,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在《生态学和演化学前沿》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却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研究指出,尽管养猫看似能减少鼠患,但这其实只是老鼠在给猫咪“面子”而已。
该研究由福特汉姆大学的访问学者迈克尔·帕森斯博士主持。他强调,猫咪并非老鼠的天敌,它们只是喜欢追捕体型较小的猎物。研究分析发现,猫咪最偏爱的猎物体重通常在300克以下,如小老鼠、鸟类、蜥蜴和蟑螂等,这些小动物恰好都符合这一标准。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帕森斯博士及其团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回收厂设立了一个实验室,通过摄像头监控猫咪和老鼠的行动。在长达79天的观察期内,他们共记录了306段猫或老鼠出现的视频。结果显示,在259次猫咪出现的镜头中,它们仅有20次注意到了老鼠的存在,其中尝试捕捉老鼠的仅有3次,且仅成功捕获了2只。
然而,新西兰的一项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那里的科学家对229只猫的行为模式进行了观察,发现它们都吃老鼠,而且相比小鸟,它们更喜欢捕捉老鼠。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新西兰和美国的老鼠体型不同,新西兰的老鼠平均体重仅为150克。
研究还发现,生活在岛屿上的猫咪更有可能仍在追捕老鼠,因为这些地区的老鼠体型通常较小,大约在150克左右。即使在澳大利亚这样的大型岛屿型大陆上,猫咪也仍然热衷于追捕老鼠,但它们通常追逐的是体型较小的长毛鼠。
然而,如今各大陆上的老鼠体型越来越大,已经不再适合猫咪捕食。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的大都市中,老鼠多为肌肉发达的挪威鼠,体型通常是岛屿老鼠的两倍以上,超过300克,已经超出了猫咪习惯捕食的猎物范畴。在纽约的实验中,被猫咪杀死的两只挪威鼠也都是体型较小的个体。
因此,帕森斯博士及其团队得出结论:猫咪更喜欢不激烈反抗的猎物。如果老鼠体型过大,它们可能会与猫咪展开搏斗,这比捕捉小老鼠、小鸟、小蜥蜴和小虫子要难得多。如今的家猫有专门的猫粮可供食用,而流浪猫也因为食物不足,没有足够的体力去捕猎大只的老鼠。
尽管如此,研究也发现,猫咪的存在仍然会对老鼠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在有猫咪在场的情况下,老鼠会避免现身,或者必须路过时也会小心翼翼。然而,在现代社会,养猫来防止鼠患已经不再是科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