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菇:汪曾祺挚爱的江南水八仙,苦涩中藏着比土豆更粉糯的美味

   时间:2025-03-28 00:57 来源:天脉网作者:江紫萱

在江南的秋日里,当秋风轻拂,蟹脚蠢蠢欲动之时,一种名为茨菇的水生蔬菜也悄然上市,成为餐桌上的新宠。

茨菇,作为江南水八仙之一,其上市时间相较于其他成员如茭白、莲藕、水芹等稍晚,通常要在秋末才姗姗来迟。它的外形独特,圆球状拖着一条小尾巴,宛如一个逗号,虽其貌不扬,但营养价值却十分丰富。茨菇虽名中带“菇”,却非菌类,而是以淀粉、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为主要成分,自古便在《东医宝鉴》、《食疗本草》等古籍中被记载,有着“水中人参”的美誉,对养肺尤其有益。然而,茨菇性寒,孕妇及痛风患者需避免食用。

茨菇的口感独特,带有淡淡的苦涩味,与土豆和芋头有些相似,却又有所不同。正是这股苦涩,让茨菇在保存上更具优势,能够存放数月之久,且在历史上,它还曾是荒年时的“救荒本草”。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在作品中提及茨菇,他在《故乡的食物》里写道:“茨菇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命元素。”尽管年幼时的他对茨菇并无好感,但在特殊年代,茨菇却成为了他记忆中的深刻印记。

尽管茨菇的味道略显寡淡苦涩,但聪慧的江南人总能将其美味发挥到极致。茨菇擅长吸收肉香,与肉类同烧,不仅能增添肉香,还能解腻。其中,茨菇红烧肉便是一道经典美味,五花肉与茨菇的搭配,让肉质不再肥腻,茨菇的苦涩也被中和,反而吃出了一种类似土豆却又更加紧致的口感,堪称绝配。汪曾祺在多年后,仍对这道茨菇炒肉念念不忘,每当春节前后,北京的菜市场有售茨菇时,他总会买些回来加肉炒制,独自品尝这份记忆中的味道。

茨菇不仅美味,还寓意吉祥。其顶部的弯曲顶芽形似如意,老一辈人尤其喜爱这种寓意美好的食材,因此,在全家团圆的年夜饭上,茨菇自然少不了。茨菇的做法多样,其中,茨菇烧排骨便是一道家常美味。制作时,先将茨菇去皮对半切开,与炒香的排骨一同下锅,加入料酒、老抽、生抽、冰糖等调料,翻炒均匀后,加入热水中小火焖煮,直至汤汁浓稠,最后撒上葱花,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茨菇烧排骨便完成了。

茨菇吸饱了排骨的汤汁,变得又鲜又甜,原本的苦涩与油腻完美融合,产生了一种令人欲罢不能的新滋味。咬一口茨菇,绵密粉糯的口感在舌尖绽放,比肉还要美味几分。这样的茨菇烧排骨,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承载了对家乡的记忆与情感的寄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