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陶笔下的江南春色:轻舟悠游,桃红柳绿,醉美诗篇惊艳时光!

   时间:2025-02-26 17:14 来源:天脉网作者:杨凌霄

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以其才华横溢的诗作和精湛的书画技艺,在文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字仲冶,又字柳门,因擅长描绘猿猴,自号“蜀山老猿”。

张问陶的诗歌情感真挚,景物描绘细腻,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他的代表作《船山诗草》收录诗作3500余首,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造诣。张问陶的诗歌天赋异禀,备受推崇,与袁枚、赵翼并称为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更是被誉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同时也是元明清巴蜀地区的第一大诗人。

在一次从镇江返回苏州的旅途中,张问陶途径阳湖,被那里明媚动人的江南水乡春景深深吸引,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即兴创作了《阳湖道中》一诗。

《阳湖道中》全诗如下:

风迥五两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
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在风和日丽的三月,诗人乘船漫游,双桨轻轻划过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显得格外清澈蔚蓝。两岸桃花盛开,柳树成荫,诗人用“百分桃花千分柳”来形容这满眼的春色,桃花娇艳欲滴,柳树翠绿成荫,共同绘制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江南春景图。

诗的前两句,诗人从船帆写起,风力适中,正是春游的好时节。船儿悠然前行,双桨轻轻划动,水面平静如镜,给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五两,是古代测风仪,以鸡毛五两系于竿顶,用以观测风力、风向。而“平拖”二字则生动地描绘了桨动之缓,反衬出船行的悠然自得。

后两句,诗人将笔触转向两岸风光,桃花簇簇,柳叶鲜鲜,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用“百分”来形容桃花的繁盛,用“千分”来形容柳叶的广阔,这种新颖独特的用词方式,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活泼,充满了生命力。同时,“冶红妖翠”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桃花的艳丽和柳叶的翠绿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江南的美景都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这首小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在良辰美景中的愉悦心情。诗中“烟花三月下扬州”、“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唐代诗词名句的意境,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新颖独创。

张问陶的《阳湖道中》以其轻柔的笔触、明丽的色彩,不仅绘景如画,更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这首诗成为了清代江南水乡春景的绝佳写照,也是张问陶文学才华的又一力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