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郴州市的大奎上村,一位名叫李艳红的普通农妇,用她的坚持和热爱,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书法追梦之旅。
李艳红的故事始于绣花。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村里的妇女们常聚在一起绣花以补贴家用。聪明伶俐的李艳红很快掌握了绣花的技巧,尤其擅长临摹,绣出的作品栩栩如生。然而,绣花对眼睛的伤害让李艳红开始寻找新的爱好。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李艳红15岁那年。一次进城的机会,她偶然看到了一幅临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心中燃起了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尽管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学业,但李艳红决定自学书法。她先是仔细观察,后来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位退休老干部,成为了她的书法启蒙老师。
李艳红将每月的工资精打细算,一部分用于日常开销,一部分寄回家中补贴家用,剩下的则用来购买字帖和纸笔。她勤奋刻苦,经常练习到深夜,书法水平逐渐提高。然而,这一爱好并未得到家人的完全理解,尤其是在农忙时节,丈夫何忠亮时常因她的书法练习而发脾气。
尽管如此,李艳红从未放弃。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坚持,直到有一天,同村的孩子将她的书法作品上传到网上,意外走红。粉丝的认可和支持让李艳红备受鼓舞,但专家的点评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专家指出,她的书法缺乏美感,只是业余水平。
面对专家的批评,李艳红没有气馁,而是虚心求教,决心改进自己的书法。她偶然得知湘南学院副教授曹隽平在报纸上发表书法教程,便决定拜访求教。经过一番波折,曹隽平被李艳红的执着精神所感动,收她为徒,并赠送纸笔,亲自指导。
在曹隽平的帮助下,李艳红的书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她不仅在书法上取得了进步,还通过曹隽平的帮助,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养殖的兔子也找到了销售渠道。李艳红的故事逐渐传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2017年,在郴州市文化活动中心举办的第6届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上,李艳红的书法作品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数十年的坚持和梦想,更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李艳红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