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期间,写春联、贴春联成为了许多中国家庭的传统习俗,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近日,在保定市图书大厦举办的“全民阅读·周末读书分享会”上,保定市书法家协会的重要成员李勃润,同时也是竞秀区文联副主席,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关于春联文化的精彩分享。
李勃润首先追溯了春联的起源。他提到,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古人为了辟邪迎祥,会将刻有神荼、郁垒形象的桃木板挂在门旁。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逐渐演变成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的春联,载体也从桃木变成了红纸,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春联之所以选用红色纸张,李勃润解释说,这与中国文化中的“借音”习俗有关。红色象征着喜庆、繁荣,与“虹”、“宏”、“鸿”等美好寓意的字同音,因此,用红纸写春联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还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在春联的措辞上,李勃润指出,吉祥寓意是春联的重要特点。人们通过选用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等富有美好寓意的词汇,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一年的总结留恋。春联不仅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也是对过去一年辛勤付出的肯定。
对于初学者如何写好春联,李勃润给出了实用的建议。他鼓励大家,春联并非书法家的专属,只要书写干净、方正、整洁,就能传达出美好的祝愿。在选择书写工具时,他建议初学者使用兼毫毛笔,笔尖宽度适中,便于控制力道;墨汁则最好选用书法专用墨,以保证墨迹的清晰和美观。
李勃润还分享了一个写好春联的小技巧——集字法。他建议初学者在练习时,可以搜集书法名家作品中的相同字进行临摹,这样既能提高书写水平,又能让春联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这一方法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表示要尝试这一技巧,亲手写出属于自己的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