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W(01810.HK)今日股价表现强劲,成功突破40港元关口,截至发稿时涨幅达4.97%,报40.58港元,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这一走势与近期公司创始人雷军的增持动作密切相关。
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雷军于近日通过场内交易以个人资金增持小米股份260万股,总金额超1亿港元,平均成交价约每股38.58港元。此次增持后,其持股比例提升至23.26%。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集团股价在9月26日至11月20日期间曾累计下跌超36%,此次反弹或与大股东增持释放的积极信号有关。
针对近期网络流传的"小米汽车工厂电池产线起火"传闻,小米官方正式作出回应。公司澄清称,事件实际发生于2024年设备调试阶段,当时一名操作人员在手动调试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导致AGV运输的电池包与设备发生碰撞,引发电芯表面划伤及短暂明火。由于应急响应及时,火势未扩散至其他区域,亦无人员伤亡。小米强调,该事件纯属调试过程中的偶发操作问题,与电池设计、材料或制造工艺无关,目前所有车型均严格符合国家电池安全标准。
对于网络流传的"电池车间事件墙展示"视频,小米核实后表示,相关图片为2024年初设备调试阶段的问题管理看板,所有记录问题已在量产前完成整改,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公司重申,小米SU7和YU7等车型的生产流程均经过严格把控,消费者可放心使用。
在技术布局方面,小米近期动作频频。投行高盛最新报告指出,小米全面开源的具身大模型MiMo-Embodied已实现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的深度整合,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高效运作。同时,其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超级自动驾驶(HAD)增强版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活跃用户约47.3万,累计辅助驾驶里程突破3亿公里。
高盛分析认为,小米自动驾驶技术已从初期依赖高精地图的方案,逐步升级为整合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的端到端架构,决策能力显著提升。随着公司计划2025年投入逾70亿元用于AI研发,高盛预期未来几个季度小米将披露更多技术成果,进一步推动"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落地。基于上述判断,高盛维持对小米"买入"评级,目标价53.5港元,认为当前股价风险回报比仍具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