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土地市场在年末迎来新一轮集中出让,九批次供地活动于近日收官。本次出让共推出9宗地块,分布于浦东、杨浦、宝山、嘉定、奉贤、青浦等区域,总起始价达169.11亿元,最终以173.33亿元全部成交,推动全年土地出让金累计突破1400亿元大关。
与前期土拍相比,本次市场热度明显回落。9宗地块中仅2宗产生溢价,其余7宗均以底价成交,整体溢价率降至2.5%,创下2025年历次土拍新低。市场分析指出,年末房企拿地节奏放缓,叠加多数地块位于非核心区域,导致企业竞拍意愿减弱。此前活跃的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华润置地等头部央企集体缺席,仅中海地产与金茂地产参与竞拍。中海以22.77亿元底价摘得杨浦滨江地块,楼面价6.88万元/平方米;金茂则以37.26亿元拿下宝山庙行地块,楼面价3.70万元/平方米。
市场格局变化为民营企业提供机遇,四家本土及区域房企成为拿地主力。其中,浦东川沙地块竞拍最为激烈,吸引佳运置业、象屿地产&湖北联投联合体、陆家嘴集团三方角逐。经过82轮报价,佳运置业以24.75亿元总价、15.76%溢价率胜出,楼面价达29913元/平方米。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浦东本土房企,此前已开发“佳运公寓”“仁和都市花园”等项目,2022年更在上海连落三子,展现出持续深耕的决心。
另一宗溢价地块由浙江房企宝业集团斩获。在青浦练塘地块竞拍中,宝业以17.39亿元总价、5.17%溢价率击败象屿地产&联发集团联合体,楼面价31561元/平方米。盘古地产以6.24亿元底价拿下嘉定新成路街道地块,大华集团则以11.42亿元竞得宝山高境地块。值得注意的是,除大华集团位列2025年1-10月上海房企权益销售金额榜第12位外,其余三家民企均未进入TOP20榜单。
业内人士分析,年末土地市场降温反映房企投资策略调整。一方面,多数企业已完成年度拿地目标,补仓需求减弱;另一方面,郊区地块去化压力较大,企业拿地更为谨慎。尽管头部央企缺席,但民企的积极参与显示出市场分化特征,资金实力与区域深耕能力成为关键竞争要素。此次土拍结果或将影响未来上海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核心区域与郊区项目的分化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