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挖孔机盖”虚假宣传案再开庭 小米法务称无主观误导且不担连带责任

   时间:2025-11-23 00:23 来源:天脉网作者:钟景轩

近日,小米SU7 Ultra“挖孔机盖”虚假宣传案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进入开庭质证阶段,引发外界广泛关注。这起案件源于部分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相关产品宣传与实际功能不符的质疑,认为其涉嫌虚假宣传,并就此提起诉讼。

据了解,今年5月,小米SU7 Ultra碳纤维挖孔机盖版车型陷入舆论争议。小米汽车曾宣称,量产车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了原型车设计。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该前舱盖不仅外观改变,内部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双风道可直接导向轮毂以支持散热。然而,发文8小时后,雷军删除了关于“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的表述,这一举动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疑虑。

有消费者表示,他们花费4.2万元选装碳纤维挖孔机盖,是看中其宣传的功能,但实际体验与宣传不符,因此质疑小米汽车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此次开庭的案件,是首例进入开庭质证阶段的相关诉讼。

在庭审过程中,小米法务团队提出多项辩解。针对雷军在直播和社交媒体上的宣传内容,小米方面称,挖孔机盖版取消了前备箱,“内部结构也改了”的表述符合事实;量产版小米SU7 Ultra在保险杠两侧设有轮毂散热风道,轮毂散热功能确实存在。对于雷军删除微博内容的行为,小米法务团队认为,这不应视为对消费者的误导,且雷军已及时更正,不存在故意虚假宣传的主观意图。

小米法务团队还强调,雷军在发布会和直播中多次表示“不建议购买”,并指出挖孔机盖价格较高,且在技术工程师指正后立即删除相关表述,小米汽车也进行了澄清说明,这些行为都表明其不存在虚假宣传的主观故意。小米方面还提出,宣传广告内容未写入合同,因此不存在违约问题。

对于风道功能的有效性,小米法务团队引用《气动力风洞试验报告》称,量产版小米SU7 Ultra复刻了原型车机盖的造型、挖孔位置和尺寸等,两个挖孔具备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然而,有维权车主认为,根据试验报告,小米汽车增大风阻的系数与真实风道应有的数值变化相差甚远,质疑其风道功能的真实性。

在11月10日的庭审中,小米律师提交了84页、14组新证据,导致案件推迟至11月20日开庭质证。这些证据包括试验报告、机盖图纸、发布会和直播视频、社交媒体内容、官方宣传文章、购买协议和三包凭证等。维权车主认为,小米在开庭后才提交证据,有拖延诉讼进程的嫌疑。有车主表示,他们曾向小米汽车发函要求详细说明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实际情况,但未得到回应。

小米民事答辩状还提出,购车协议的乙方南京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与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主体是独立法人,不应承担连带责任。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汽车的相关主体包括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和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小米汽车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汽车业务,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生产资质和知识产权,小米景曦是汽车工厂所在地块的竞得方,小米景明则负责汽车销售与服务网络。

在消费者维权纠纷中,作为被告的小米汽车主体主要是小米景明的全资子公司。有消费者指出,小米汽车的购车协议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部分条款仅约束消费者而不约束车企,消费者需要对接的责任人复杂,导致维权困难。协议中未明确车企通知支付余款的时间,也未规定具体的交付时间,且要求消费者维权只能在北京大兴进行,这些条款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