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盛宴在斐济首都苏瓦精彩上演。9月11日晚,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斐济土著事务、文化、遗产和艺术部联合主办的“西安鼓乐与南太之声”音乐会,在斐济国家艺术剧院隆重举行。这场以音乐为媒的文化交流活动,既是庆祝中斐建交50周年的重要环节,也标志着斐济中国文化中心成立十周年的辉煌时刻,吸引中斐两国官员、华侨华人及各界友人500余人到场共赏。
当晚的舞台上,来自西安外事鼓乐团与舞蹈团的艺术家们身着唐代服饰,以笙、鼓、弦等传统乐器奏响千年古韵。乐手们指尖流转间,西安鼓乐的恢弘乐章如潺潺流水般倾泻而出,舞者们广袖轻扬,将盛唐气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自隋唐时期传承至今,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斐济艺术家则以充满热带风情的表演展现本土文化魅力。传统米克舞以坐姿形式呈现,舞者通过肢体语言细腻描绘斐济女性的日常生活场景,配以斐济与汤加的传统和声,营造出浓郁的南太平洋风情。两国艺术家的合作在晚会尾声达到高潮——在中式古筝、琵琶等乐器的伴奏下,中斐表演者共同演绎斐济经典歌曲《群山》,悠扬的旋律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界限,将现场气氛推向顶点。
中国驻斐济大使周剑在致辞中表示,这场音乐会是中华文明与斐济文明对话的生动实践。“当唐代的鼓乐遇见南太平洋的歌声,我们不仅看到两种文化的碰撞,更感受到人类对和平与美好的共同向往。”他强调,文化交流是增进民心相通的桥梁,期待两国继续深化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文化动力。
斐济土著事务、文化、遗产和艺术部助理部长图伊韦莱乌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斐中建交半个世纪以来,文化交流始终是双边关系的重要支柱。“从舞蹈到音乐,从传统服饰到艺术理念,今晚的演出证明,不同文明完全可以相互欣赏、共同繁荣。”他祝愿两国伙伴关系如斐济的棕榈树般生生不息,结出更多合作硕果。
这场融合历史厚重感与现代活力的音乐会,不仅为斐济观众带来视听盛宴,更通过艺术语言讲述着中斐友好故事。当最后一曲余音散去,舞台上中斐艺术家相拥而笑的画面,成为两国文明互鉴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