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藏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引热议,唐时真迹展现诗仙洒脱书风!

   时间:2025-09-13 18:53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如风

在唐代诗坛上,李白以"诗仙"之名享誉千古,其诗作中奔涌的浪漫主义情怀,恰是他豪放不羁个性的生动写照。这种"文如其人"的特质,在他极为罕见的传世墨迹中体现得尤为鲜明。目前国内公认的李白书法真迹仅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上阳台帖》,这件被列为"一级文物"的国宝级作品,因其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被严格禁止出境展览。

鲜为人知的是,日本还藏有一件引发学界持续数十年争议的书法作品——《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这件纵26.4厘米、横67厘米的行楷手卷,以11行50字的篇幅,记录了李白与历阳县令王利贞的趣事。作品前三行字径较大,内容为:"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李白"。

天宝十二年(753年)初冬,时任历阳县令的王利贞设宴款待李白,因不擅饮酒引发诗人即兴创作。这段轶事在李白诗集中屡见不鲜,《醉后赠王历阳》《对酒醉后赠王历阳》等作品均与此相关,足见二人交情匪浅。从现存诗作可见,李白多次以戏谑笔调调侃这位"不饮酒"的友人,展现了诗人率真洒脱的性情。

关于这件作品的流传史,日本史料记载其由遣唐使带回东瀛,后为收藏家明日香宁范所得。1987年,这件作品首次回归中国进行鉴定,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等通过纸张、笔法、书体等多方面考证,得出"唐时遗物无疑"的结论。次年启功在日本观展时进一步评价:"形神两全,具唐代特征,是否李白亲笔尚需考证,但确为精彩唐人墨迹。"

这件作品的书法风格极具特色,开篇"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八字以楷书书写,融入浓重隶书笔意。正文四十字延续楷隶交融的笔法,笔画稚拙古朴,结体舒展开阔,墨色浓淡对比鲜明。这种看似随意却暗藏章法的书写方式,印证了《四库全书》本《李太白诗集注》中"太白书得无法之法"的记载,展现出诗人不拘成法的艺术创造力。

网友观后纷纷感叹:"这般个性张扬、不拘细节的笔迹,唯有李白方能写出!"作品虽历经千年,但字里行间流淌的豪放气韵,依然让人感受到盛唐诗人的独特风采。目前学界虽未完全确认其作者身份,但这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已使其成为研究李白书法风格的重要实物资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