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交融绘同心:郑州邂逅甲骨文与藏文书法,共赏千年文化魅力

   时间:2025-09-13 01:50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甲骨润边疆·翰墨铸同心”主题文化活动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盛大启幕,甲骨文与藏文书法首次同台展陈,通过多元艺术形式诠释中华文字的千年传承与民族交融。这场由河南省文物局、西藏民族大学指导,郑州市文物局、郑州市社科联联合主办的文化盛事,吸引了来自学术界、教育界及文化领域的百余位嘉宾参与。

活动现场,百余幅以甲骨文、藏文为核心的书法作品铺陈开来,拓片、篆刻等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创新交织,构成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西藏民族大学学生扎西曲吉以藏文与甲骨文共书“吉祥如意”,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张新词现场点评,称两种文字“形异神合,皆含对山河的礼赞与对团结的期许”。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海清则带领嘉宾逐幅品鉴,解析作品中的文化密码。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在致辞中强调,此次展览是落实文化润疆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文字对话深化中原与边疆的文化互鉴。他透露,未来将推动馆际合作常态化,创新展陈形式,让文物“活起来”、历史“说出来”。西藏民族大学宣传部长张宏伟则提出,希望以延安精神为纽带,与河南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协作,共绘文化交融新图景。

郑州市社科联主席叶光林从学术视角解读甲骨文的文化桥梁作用。他指出,甲骨文中“牧”“牛”“羊”等字与藏地游牧传统呼应,“祭”“礼”等字体现礼仪共通,印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院长郭磊表示,作为城市文化会客厅,该院将持续通过创新活动,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成为活动亮点。郑州高新区外国语小学副校长魏艳介绍,该校作为甲骨文特色学校,将甲骨文与二十四节气融合,创作舞蹈《节气里的甲骨密码》,并推动其与多学科交叉教学。活动中,十余名学生以舞蹈演绎文字与自然的关联,展现文化传承的青春力量。

河南大学教授曹建墩总结道,甲骨文与藏文的对话跨越时空,既呈现文字本体的美学价值,更寄托了对家国安宁、民族团结的深情。参与活动的张新词教授感慨,首次接触跨文字主题展览令其耳目一新,期待更多此类活动促进文化认同。扎西曲吉则表示,郑州之行让其对汉字源头甲骨文有了更深认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