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苏东坡祠与罗浮琴社共同打造的第六期东坡琴会,在白露时节的细雨中拉开帷幕。这场以古琴为媒的文化雅集,不仅吸引了本地市民驻足,更引得深圳、长沙等地的音乐爱好者专程赴会,共同演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当日天气颇具诗意,时而云开见日,时而细雨如丝。雨声与琴音在厅堂间交织,晴光穿帘入室,与泠泠七弦共谱天籁。主持人叶小敏以温润的声线串联全场,其腹有诗书的才情为雅集增添了书卷气。在她的引导下,十六首经典琴曲次第呈现,从《桃李园序》的童声吟唱到《神人畅》的古朴苍茫,从《忆王孙》的婉转低回至《龙翔操》的肃穆逍遥,演奏者以指尖的起伏勾勒出东方美学的意境。
互动环节成为全场亮点。来自长沙的乐队成员以吉他手法弹奏古琴,金属弦与丝弦碰撞出别样火花,这种跨界的音乐实验引发观众会心一笑。深圳听众王女士感慨:"古琴的音色像山涧清泉,不是强行灌入耳中,而是自然流淌进心里。"另一位听众健威妈妈特别提到,琴曲《水仙操》让她感受到与自然的深度连接,"这种优雅的乐器能让人瞬间沉静下来"。
演奏者中既有深耕琴道多年的资深琴人,也有初涉古琴的新秀。刘桂珍演绎的《神人畅》被赞"人神共欢",林佳丽的《鸥鹭忘机》则诠释了"至言去言"的哲学意境。余小婷在弦歌《忆王孙》后即兴创作的《雨中听琴》:"窗外雨声漫,堂中曲渐残。秋深知露重,心静自成坛",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这场持续三小时的琴会,在雨丝与琴弦的对话中落下帷幕。观众离场时仍沉浸在余韵中,有人轻声讨论琴曲的哲学意蕴,有人模仿演奏者的指法。据工作人员介绍,东坡祠周边交通便利,3路、38路及53微巴等公交线路可直达,为后续慕名而来的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