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清代后期人物画艺术的专题展览——“形神合韵——清代后期人物画特展”在天津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汇聚了72件(套)清代后期人物画精品,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清代后期,随着上海的开埠通商,这座城市成为文化交融的热点。各方画家汇聚于此,他们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还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对传统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这一时期,海上画派应运而生,以其题材通俗、色彩鲜明、造型夸张的特点,迅速成为清代后期人物画的主流风格。
海派人物画并非凭空而生,它脱胎于早期的“改费”画派,这一画派属于吴门绘画的延续,带有浓厚的传统文人画色彩。然而,海派人物画并未止步于此,它进一步融合了民间艺术与西洋绘画的元素,题材广泛涉及市井生活、民俗文化等,展现了更为丰富多元的艺术面貌。
本次展览精心策划了三个单元:“纤雅清逸”聚焦“改费”画派的艺术魅力,“多元融合”展现海上画派的独特风采,“千姿百态”则涵盖了其他画家的艺术成果。通过天津博物馆馆藏的37位画家的72件(套)作品,展览全面呈现了清代后期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之路。
策展人韩小赫介绍,此次展览依托天津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从100余件(套)拟选画家作品中精选而出。其中,近半数作品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包括任熊、任颐、王素、李育等画家的珍品。他表示:“展览以海派人物画为核心,既追溯其艺术源流,又兼顾海派以外其他画家的艺术成就,力求为观众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清代后期人物画世界。”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三个月,期间向社会免费开放。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观众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