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韩歆毅外滩大会谈AI医疗:专业AI成刚需,人机结合或是未来出路​

   时间:2025-09-11 17:47 来源:天脉网作者:赵云飞

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上,一场关于大模型医疗应用的前沿对话引发行业关注。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张雷、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等科技与投资领域领军人物,围绕AI医疗的落地路径展开深度探讨。其中,韩歆毅系统阐述了蚂蚁集团在AI医疗健康领域的战略布局,强调专业模型与医生协同的必要性。

“医疗行为虽具低频属性,但健康管理是高频刚需,这种矛盾性恰恰为AI提供了服务空间。”韩歆毅指出,蚂蚁选择切入AI医疗领域,正是看中其“刚需+中高频”的复合特征。他以体检后健康管理、慢性病长期跟踪等场景为例,说明AI技术如何填补传统医疗服务的空白。

针对通用AI与专业AI的路线之争,韩歆毅明确表态:“医疗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专业模型的不可替代性。”他解释称,通用大模型虽具备广泛知识,但在疾病诊断、用药推荐等环节,难以达到垂类模型的专业深度。蚂蚁的实践显示,专业模型通过持续学习用户健康数据,能形成个性化服务能力,这是基础模型难以复制的优势。

“AI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医生的‘数字分身’,而非替代者。”面对“AI是否会取代医生”的疑问,韩歆毅给出否定答案。他透露,蚂蚁正通过两大路径赋能医疗:一是帮助专科医生拓展全科能力,二是利用AI技术实现名医经验数字化。目前,集团已成立医疗健康实验室,探索MDT多学科会诊的AI辅助模式,让基层医生获得专家级支持。

尽管前景广阔,AI医疗落地仍面临三重挑战。韩歆毅坦言,高质量数据获取成本高昂,单条医疗数据的标注成本可达上百美元,且需副主任以上医师参与;抑制模型“幻觉”需在准确性与服务能力间寻找平衡点;医学伦理则是全新课题,蚂蚁已组建由顶级专家构成的伦理顾问委员会,共同制定行业规范。

“未来三年,商业化不是首要目标。”韩歆毅强调,蚂蚁将优先解决专业数据积累、模型可靠性提升等核心问题。他以用户留存逻辑说明:“当AI提供的建议足够专业可信时,用户自然会形成依赖。”这种“技术筑基、服务制胜”的策略,与短期逐利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数据显示,蚂蚁的AI医疗布局已初见成效。自2023年加速探索以来,集团于今年6月推出的AI健康管家AQ,已服务超1.4亿用户,连接全国5000余家医院及近百万名医生,并为300余位名医创建AI分身。这些数据印证了韩歆毅的观点:专业能力与生态协同,才是AI医疗突破的关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