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获OpenAI 3000亿美元大单,埃里森身家飙升首富宝座易主?

   时间:2025-09-11 16:09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瑾瑜

全球科技圈近日因一桩创纪录的云计算交易掀起波澜——甲骨文与OpenAI签署了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供应合同,这场合作不仅重塑了AI基础设施竞争格局,更让81岁的甲骨文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短暂登顶全球首富宝座。

根据甲骨文最新财报,截至8月31日的2026财年首季度,公司总营收达1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虽低于市场预期,但剩余履约义务(RPO)飙升至4550亿美元,同比激增359%。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云业务前景:甲骨文预测,到2030财年云业务收入将从当前财年的不足200亿美元跃升至1440亿美元,这一预期直接推动股价单日暴涨超35%,埃里森个人身家随之突破3930亿美元,短暂超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

这场资本狂欢的源头,是甲骨文与OpenAI签署的史上最大云计算合同。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协议为期五年,OpenAI将采购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服务,相当于甲骨文未来五年需提供4.5千兆瓦的电力容量——足够支撑400万户家庭用电。作为对比,OpenAI目前年收入仅约100亿美元,而其年度运营成本高达600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合同规模远超其当前盈利能力。

对于甲骨文而言,这笔交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尽管合同将从2027年起每年带来超300亿美元收入,但公司需承担巨额前期投入:不仅需建设多个数据中心,还可能通过举债购买英伟达GPU等AI芯片。更值得关注的是,甲骨文未来收入将高度依赖单一客户——OpenAI的订单占比可能超过其云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这种集中度风险在科技行业极为罕见,尤其在云计算领域,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巨头正激烈争夺市场份额。

OpenAI的激进投入与其CEO山姆·奥特曼的长期战略一脉相承。除了构建AI基础设施,该公司还试图与博通合作开发定制芯片,甚至计划推出iPhone的竞争对手。奥特曼曾向投资者坦言,OpenAI预计要到2029年才能实现盈利,此前将亏损440亿美元。这种“烧钱”模式在初创企业中绝无仅有,但也反映出AI行业对计算资源的极度渴求——摩根士丹利预测,2024至2028年科技巨头在芯片、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上的支出将达2.9万亿美元。

事实上,甲骨文与OpenAI的合作并非首次。自2024年夏季起,OpenAI便通过甲骨文获取计算资源;2025年1月,其进一步扩大供应商范围,不再依赖微软Azure作为唯一云服务提供商;今年春季,该公司甚至与谷歌签署了云服务合同。这些动作背后,是OpenAI对算力短缺的焦虑——其与软银合作的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甲骨文的交付被视为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家成立48年的老牌科技企业,甲骨文曾被硅谷视为“上个时代的恐龙”。其业务长期聚焦数据库等企业级软件,直到2016年才将云计算作为战略重点。2021年,公司通过云化重构产品并加大投入,重新驶入发展快车道。然而,在亚马逊、微软、谷歌主导的云计算市场,甲骨文的地位仍不稳固——就在几周前,该公司宣布全球裁员3000余人,涉及云基础设施、企业软件等多个部门。

这场合作也暴露了AI产业链的深层关联。尽管甲骨文成为直接受益者,但真正的赢家可能是英伟达——埃里森去年曾公开表示,他与马斯克曾共同请求英伟达CEO黄仁勋增加GPU供应。随着OpenAI等企业疯狂采购算力,芯片制造商无疑将坐收渔利。

值得玩味的是,埃里森与马斯克私交甚笃。这位甲骨文创始人不仅在2018至2022年间担任特斯拉董事,还曾向马斯克收购推特(现X)注资10亿美元。尽管两人在商界均饱受争议,但他们的合作却为科技行业增添了一抹戏剧性——当“上个时代的恐龙”与“颠覆者”联手,或许正在书写AI时代的新规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