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仲夏》与音乐剧《风雪山神庙》:抉择时刻,命运能否被改写?

   时间:2025-09-11 10:11 来源:天脉网作者:顾青青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后浪新潮演出季近日迎来两部风格迥异的舞台力作:话剧《仲夏》与音乐剧《风雪山神庙》先后登陆申城舞台,以创新表达与经典重构引发观众热议。

话剧《仲夏》在D6空间开启爱丁堡仲夏夜的奇幻之旅。该剧原版自2009年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横空出世,以黑帮经纪人鲍勃与离婚律师海伦娜的荒诞邂逅为引,将黑市交易、教堂事故、夜店狂欢等戏剧冲突浓缩在四天四夜的时间胶囊中。上海版复排由资深舞美设计师王晶操刀,16个英伦酒桶幻化成酒吧、街道、教堂等场景,演员在"说故事"与"演故事"间自由切换,甚至分饰黑帮老大、孩童等角色,配合苏格兰独立乐队ballboy成员戈登·麦金太尔创作的《爱情伤透你的心》等原创歌曲,形成独特的"说唱式"表演风格。

饰演海伦娜的龚晓认为,剧中35岁女主角"螺旋坠向黑洞"的迷茫具有普世性:"这出戏想告诉那些困在人生中途的人们,希望永远存在。"鲍勃的扮演者贾景晖则指出,作品以轻松笔触触及生存压力、家庭关系等现实议题,最终"Change is possible"的结论因真实而充满力量。该剧通过两位主角的奇遇,探讨人生转折期的可能性,让观众在笑声中完成对自我与命运的沉思。

与此同时,茉莉花剧场内正上演着古典与现代的激烈碰撞。音乐剧《风雪山神庙》取材自《水浒传》经典章节,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置于"时间循环"的科幻设定中。林冲在暴雪夜反复回到得知命运被操控的时刻,试图通过不同选择改写结局。该剧通过12次轮回的叙事结构,探讨个体在权力结构中的挣扎,其当下性在于揭示"每个抉择路口都可能通向不同人生"的普遍命题。

编剧陈思安将林冲比作东方版哈姆雷特:"这个非典型英雄在复仇延宕中暴露的性格裂变,与莎士比亚笔下的丹麦王子形成跨文化呼应。"导演马达强调作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嬉笑怒骂展开人性思辨。剧中融入的京剧念白与武术元素,配合残败神像构成的舞台意象,将林冲的灵魂裂变具象化为可感知的视觉语言。

舞美设计助理王佳迪打造的"心理剧场"成为另一大亮点。舞台中央的残缺人首雕塑既象征崩解的神权,也暗喻林冲撕裂的自我。二元对立的舞台空间中,庇护与背叛、忠义与毁灭的张力随剧情推进不断强化。新增的判官与小鬼角色通过反复质问,将神话元素转化为直面内心的精神试炼。

这两部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的作品,分别以荒诞喜剧与悲剧重构的形式,展现了中国舞台艺术的创新活力。《仲夏》用英伦幽默解构中年危机,《风雪山神庙》借古典IP探讨现代性命题,共同构成后浪新潮演出季中"传统与现代对话"的精彩注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