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县“腰鼓+说唱”演绎婚嫁新风,乡土文艺让移风易俗“活”起来!

   时间:2025-09-10 10:55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彩礼高低莫较真,儿女幸福才是真;两心相印共白头,日子越过越称心……”近日,在皋兰县什川镇的南庄村与北庄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引发村民热议。由长川村舞蹈队与涝池村新时代文明实践腰鼓说唱队联合编排的节目《婚嫁新风传 农家喜乐多》,以“腰鼓+情景说唱”的创新形式,将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婚俗新风的理念融入表演,成为当地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实践。

演出现场,一张铺着红布的圆桌成为“议事台”。演员们化身男女双方父母,围绕子女婚事展开讨论。方言台词搭配朗朗上口的唱词,将“重彩礼不如重感情”的道理娓娓道来。表演中,双方父母最终达成共识:摒弃世俗攀比,让婚嫁回归情感本质。这种接地气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在欢笑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观念。

“这样的宣传比看文件有意思多了!”村民魏小燕用手机录下表演片段,发到家庭群里分享。她感慨道:“唱词简单好记,听一遍就能跟着哼,比开会学文件印象深多了。”即将为儿子操办婚事的王雅琴也深受触动:“以前总觉得彩礼多是对女儿的保障,现在才明白,感情基础才是婚姻长久的关键。”

节目成功的背后,是主创团队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运用。长川村舞蹈队领队杨桂红介绍,腰鼓是当地传统艺术,团队通过反复打磨唱词和表演细节,将说唱元素融入其中,既保留了文化特色,又增强了传播效果。从七月中旬开始排练,历时一个月,多方协作完成了这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这场演出是皋兰县探索“文艺+宣传”模式的缩影。据县文明实践办副主任王春桃介绍,近年来,当地通过组织基层文艺团队,将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等主题融入舞蹈、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让政策宣传从“文件传达”转向“情感共鸣”。例如,将反对大操大办、倡导厚养薄葬等内容编成小品,用方言表演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传统艺术承载着时代价值,也能成为传播新思想的桥梁。”王春桃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广“传统节目+新型表演”模式,通过台上演、台下议的方式,打破单向宣传的局限,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文化浸润中自觉践行文明新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