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举行的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决赛中,来自全球97个国家的519份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展开激烈角逐。这场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浙江大学与拼多多联合主办的国际赛事,已成为农业数字创新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竞技平台。九支入围团队通过路演展示,将智慧储粮、疫病预警、沙漠农业等前沿技术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东非团队SafeSip凭借家禽饮水安全系统斩获金奖。该项目创始人Faith以外婆因水源污染损失全部家禽的亲身经历为灵感,将人体肾脏过滤机制转化为农业应用。团队开发的0.01微米无化学滤芯配合太阳能物联网传感器,构建起包含AI预测系统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该系统在肯尼亚、乌干达等国推广后,使当地家禽死亡率下降58%,抗生素使用量减少42%,"随用随付"的商业模式更让小型养殖户受益。
中国团队"猪群实时守卫战"摘得银奖,其研发的AI视觉与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可24小时监测猪只体温、进食等12项生理指标。通过20万条数据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将呼吸道疾病预警时间提前7天。配套的多层空气过滤系统使养殖场颗粒物浓度下降65%,粪污灭菌处理装置则将病原菌杀灭率提升至99.3%。
美国团队PlantPulse Patch以纳米级VOC传感器技术获得铜奖。该设备如同植物"脉搏贴片",可在病害显现前48-72小时检测叶片释放的微量气体。在番茄种植试验中,系统将灰霉病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1%,农药使用量减少37%。团队正开发10美元以下的低成本版本,计划通过拼多多平台惠及发展中国家小农户。
国际团队的创新同样引人注目:肯尼亚SiloSense的太阳能智能粮仓使粮食产后损失率从18%降至5%;乌干达Solafam的"零首付"智慧灌溉系统已服务2.3万小农户;匈牙利Agroloon利用高空气球遥感技术,将农田监测成本降低至传统卫星的1/5。这些项目共同验证了数字技术突破规模限制的可行性。
历经五年发展,全球农创客大赛已形成覆盖74个国家的创新生态。前四届赛事累计孵化600余个项目,其中32%已在发展中国家实现规模化应用。拼多多作为联合主办方,通过"千亿扶持"计划为获奖项目提供技术转化资金,并利用平台优势推动中国农业科技出海。2025年推出的"多多好特产"专项,已为127个农特产区提供数字化升级支持。
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指出:"赛事构建的全球资源网络,正在重塑农业创新价值链。"五年来,拼多多支持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聚焦AI种植、节水农业等议题,吸引43个国家科研团队参与;"科技小院大赛"则推动1.2万名农业研究生深入田间,形成2800余项实用技术方案。这些创新机制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62.4%,高出全球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表示:"我们正在打造'创新-转化-推广'的闭环生态。"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已培育出8.3万名"新农人",其中41%具备数字技术背景。这些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正成为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