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的针脚:从母亲的长途电话到我对儿女的无尽思念》

   时间:2025-09-07 08:07 来源:天脉网作者:赵云飞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笔下的诗句,曾让无数人感受到母爱的细腻与深沉。但对于廖锦海而言,这份牵挂的重量,直到他第一次接到母亲的长途电话时,才真正刻进心里。

那是他初入大学的第一周,南方九月的烈日炙烤着军训场,汗水浸透的迷彩服贴在后背,直到教官喊出“休息”的口令,他才瘫坐在大榕树下喘口气。傍晚,当他在风扇下听辅导员讲解校规时,门外突然传来“接长途电话”的呼喊。他愣住——谁会从老家打来电话?

系办公室里,听筒里传来的声音让他眼眶发热:“儿子,吃得饱吗?家里卖了那头养了一年的猪,别舍不得吃饭……”多日未闻的乡音,让他的啜泣声忍不住溢出。他强忍着说“一切都好”,匆匆挂断电话,却不知电话那头的母亲,是否也对着空荡荡的话筒愣了许久。

后来父亲告诉他,入学没几天,母亲便坐立不安。她不识字,写不了信,只能半夜翻出旧衣服缝补,一针一线里藏着说不出的焦虑。父亲看不下去,提议:“去镇上打个电话吧。”第二天,母亲揣着记有儿子地址的纸条,踩着胶鞋走了六公里山路到邮电所。接线员拨通电话时,她攥着听筒的手微微发抖,只为说一句:“要吃饱饭啊。”

“那时打个长途电话多难啊。”廖锦海感慨。后来手机普及,他给母亲买了老人机,本以为能让她安心,却没想到牵挂从未停歇。春雨绵绵时,母亲会打电话问:“要不要萝卜干?”有时半夜电话突然响起,他吼了几声,那头却只有沉默。后来才知道,母亲只是睡不安稳,想听听他的声音确认他是否安好。

母亲离世多年,但廖锦海总觉得,她的牵挂从未离开。下雨时,他会想起母亲叮嘱带伞的声音;加班晚归,仿佛还能看见她站在门口张望的身影。他说:“母亲的牵挂,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路,铺平了我人生所有的坎坷。”

如今,廖锦海也到了花甲之年,儿子儿媳在省城工作,每天挤着公交地铁回家。他总想打电话叮嘱几句,却常常欲言又止。他终于明白:孩子长大后,就像飞出巢的鸟,母亲能拥有的,只有无尽的牵挂和悠长的思念。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