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近期因高层人事频繁更迭及核心业务表现疲软引发市场关注。作为河南省本土券商,公司年内已发生多起高管变动,叠加自营、投行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内部治理与业绩压力双重凸显。
今年4月,中原证券董事长完成新老交替,原董事长鲁智礼卸任,由具有河南投资集团背景的张秋云接任。公开资料显示,张秋云曾任河南投资集团副总经理,该集团为中原证券控股股东。其履历涵盖河南省发改委财政金融处、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管委会等职务,2020年起担任中原证券监事,2021年升任董事。此次职务调整被视为控股股东加强公司治理的举措。
同期,公司首席投资官刘灏因个人原因辞职。刘灏拥有深圳中华会计事务所、光大证券、民生证券等机构任职经历,2018年加入中原证券后主导债券及固收业务,2020年起担任首席投资官。值得注意的是,其离职公告仅简短提及人事变动,未作任何工作评价,与原副总经理王晓刚离职时公司"恪尽职守"的表述形成鲜明对比。市场猜测刘灏任期内自营业务持续亏损或为离职主因。
8月,在中原证券任职超20年的副总经理王晓刚辞去职务,转任中原信托副总经理。王晓刚曾分管经纪、财富管理、资管等核心业务,2024年6月升任副总经理。此次跨机构调动在地方国资体系内属常规操作,但高管团队短期内集中更替仍引发担忧。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支培元指出,核心管理层频繁变动可能导致战略执行缺乏连续性,新团队需要时间磨合管理风格。
业绩层面,中原证券呈现"增利不增收"的异常表现。2024年公司营收16.9亿元,同比下降14.13%,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6.18%。今年上半年营收进一步下滑至9.21亿元,降幅23.14%,净利润2.6亿元,增长29.34%。这种业绩分化主要源于自营及投行业务的持续萎缩。
自营业务成为最大拖累。2024年该业务收入为-0.84亿元,今年上半年虽转正至0.73亿元,但同比减少3.83亿元,降幅超80%。公司解释称主要因自营投资收益减少。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卢克林分析,在市场整体向好的背景下,中原证券自营表现显著落后于行业,反映出投资策略或风控体系存在缺陷。
合规问题进一步加剧经营压力。2024年中原证券因多项违规行为遭监管处罚,包括未审慎评估重大投资项目风险、对子公司合规管控不到位、金融资产重分类内控缺失等。10月,公司因债券发行项目违规被暂停承销业务半年,时任总经理李昭欣及分管高管花金钟被监管谈话。这些处罚暴露出公司内部治理的薄弱环节。
面对高管团队重构与核心业务萎缩的双重挑战,中原证券新管理层需在稳定经营、强化风控、重塑投行竞争力等方面加速突破。市场普遍关注,这家区域性券商能否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实现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