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赤峰这片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一位民间书画家以她的艺术才华绽放光彩,她就是宫晓华。
赤峰,蒙古语意为“红山”,这里不仅自然风光壮丽,更因红山文化而闻名遐迩,被誉为“玉龙之乡”。在这片游牧文明的摇篮中,宫晓华的艺术之路悄然展开。
宫晓华的艺术初心,在赤峰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从零基础起步,她凭借不懈的努力,以牡丹国画为载体,将草原文化与国画艺术巧妙融合,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美的追求。
早年间,宫晓华与丈夫共同创业,涉足房地产领域。当事业稳定后,她回归家庭,过上了平静的居家生活。然而,2016年,在陪伴孩子学习的时光里,她对艺术的渴望被悄然唤醒,萌生了学习国画的念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回忆起以前见过的牡丹画,那绚丽的色彩与优雅的姿态深深吸引了她,于是,她踏上了学习国画的艺术之旅。
在自学国画的过程中,宫晓华逐渐掌握了牡丹绘画的基本技法。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董萍老师的作品,被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吸引。董萍是山东菏泽著名画家,“冷艳凝香”牡丹画派创始人。宫晓华与家人专程前往菏泽取画,并现场观摩董萍老师作画,这次经历让她对国画有了更深的认识。
宫晓华的执着最终打动了董萍,董萍接纳了这位来自草原的学生。在董萍的亲授下,宫晓华逐渐领悟到“冷艳凝香”画派的精髓,融合中西技法,注重光影与立体感。她笔下的牡丹独具魅力,丰润如玉、鲜活生动,展现出深远的意境。
除了牡丹画,宫晓华还勇于探索多元艺术表达。她曾创作一幅骏马图,用水墨呈现近似油画的真实感,这一跨界尝试赢得了外界的一致好评。她还钟情于书法,通过自学,形成了质朴自然、率性洒脱的书法风格。
作为草原的女儿,宫晓华的作品自然融入了草原文化的深厚气息。她以“小董萍”的身份,传承着“冷艳凝香”画派的精髓,同时,她的作品中也融入了草原独有的开阔与质朴情怀。如今,她每日坚持作画,持续追求艺术上的进步,为传统国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