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挑战、机遇与路径探索

   时间:2025-09-01 20:51 来源:天脉网作者:苏婉清

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变革不仅重塑了传统制造业的面貌,更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到各部门的积极推进,再到各地制定具体路线图,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北京、江苏、浙江、重庆等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新智造 100”工程、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等模式,引领制造业向数字化迈进。

数字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为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5G网络、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以及IPv6的广泛应用,构建了高效、安全的网络环境。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持续优化,算力总规模大幅提升,智能计算中心加速布局,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算力服务。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是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插上了翅膀,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构建。

在转型供给方面,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AI、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面向工业领域的数字产品和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工业软件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软件云化步伐加快,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企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工厂。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技术赋能、供应链赋能、平台赋能、生态赋能等模式,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产业集群批量带动产业转型,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等活动持续开展,提升了园区的数字化水平。

转型生态的不断完善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环境。创新体验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载体规模持续扩大,为企业提供了沉浸式体验、战略咨询等全方位服务。转型标准体系研制和宣贯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系列国家标准的发布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通过组织举办各类活动,如两化融合大会、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等,打造了产学研用多方联动的良好生态。

然而,进入“十五五”时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软硬件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通用化供给与个性化需求不匹配,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数据等转型要素方面支撑不足,以及网络数据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需要加快统筹推进,打造全国“一盘棋”转型格局;坚持需求导向,分行业推进“一图谱四清单”;注重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转型路径;鼓励先行先试,培育可复制可推广转型经验;加强跨省协作,构建区域协同转型生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