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三维科幻”力作《看的恐惧》:多视角叙事挑战你的想象极限!

   时间:2025-08-30 23:49 来源:天脉网作者:江紫萱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分享会在成都西南书城热烈展开,聚焦科幻文学领域,主题为“韩松的‘三维科幻’探索——《看的恐惧》新书分享”。此次活动邀请了科幻世界杂志社前掌舵人谭楷、科技融合文学的创作者谢云宁、科幻文学领域的博士姜振宇、该书责任编辑汪旭,以及科幻世界原创图书部的负责人陈曜,他们共同探讨了韩松作品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的出版历程。

《看的恐惧》作为韩松科幻创作的精选集,收录了14篇中短篇小说,其中包括雨果奖入围作品《没有答案的航程》和反乌托邦风格的代表作《看的恐惧》等,由科幻世界杂志社精心策划推出。

《看的恐惧》分享会现场

活动现场,“三维科幻”这一概念成为热议焦点,其源头可追溯至科幻巨匠刘慈欣的评价。刘慈欣曾赞誉韩松的作品超越常规,拥有额外的维度,称其为“三维科幻”,而多数科幻作品则为“二维”。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汪旭进一步阐释了“三维科幻”的内涵,指出韩松擅长运用多重视角与颠覆性的叙事手法,以《看的恐惧》为例,讲述了拥有十只眼睛孩童的奇异故事,其带来的想象空间和心理震撼令人难以忘怀。

谭楷作为科幻文学发展的亲历者与推动者,对韩松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提到,韩松擅长从独特视角挖掘题材,如《宇宙墓碑》不仅讲述了太空探索的故事,更以“墓碑”为象征,深刻反思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终极意义,超越了传统科幻的叙事框架。而《地球是平的》则借用了历史认知的起点,展现了韩松多视角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

谢云宁作为资深科幻读者,分享了自己与韩松作品的深厚渊源。他回忆起高中时期初次接触《宇宙墓碑》时的震撼,尽管当时未能完全理解其深层含义,但已被韩松作品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特别是《三峡之旅》,以韩松个人经历为蓝本,虚构了一个异时空的三峡景象,将青春憧憬与末日危机巧妙结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从学术层面出发,姜振宇深入剖析了韩松作品的文学价值。他指出,韩松擅长将人文知识与科技背景融入文学创作,通过探讨人类焦虑等哲学问题,展现了其对“当下人具体生活经验”的深刻关注。这种对真实经验的呈现,不仅弥补了科幻作品在文学性上的不足,更让韩松的作品在文学界独树一帜。他以《地铁惊变》为例,指出该作品在地铁环境中阅读时,能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展现了韩松在科技影响下真实经验表达的非凡能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