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工智能编程领域迎来了一项重大突破:xAI公司正式发布其从零构建的编码模型——Grok Code Fast 1。这款模型不仅在速度上表现卓越,更在编程实力上直冲云霄,成功跻身SWE-bench基准测试前五名,仅次于OpenAI的Codex-1。
在SWE-bench Verified基准测试中,Grok Code以70.8%的高分震撼业界,同时在编码LiveCode Bench和数学IOI测试中,也分别取得了62%和4.3%的亮眼成绩。开发者们纷纷测试,惊叹于其强大的编程能力。有用户反馈,仅需几次提示,Grok Code便能迅速生成一个完整的网页应用。
更令人瞩目的是,Grok Code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还拥有极低的成本。其输入价格为0.20美元/百万token,输出价格为1.5美元/百万token,缓存输入更是低至0.02美元/百万token。目前,Grok Code已在Cursor、Windsurf等主流编码平台上线,并限时免费供用户试用七天。
xAI公司打造的这款Grok Code Fast 1,专为更轻盈、敏捷的编程场景设计,主打快速响应。据网友实测,其速度比GPT-5快五倍之多。这一惊人表现背后,离不开Grok Code创新的技术架构。在训练阶段,xAI团队精心构建了一个高度聚焦于编程领域的语料库,并在后训练阶段筛选了高质量的数据集,涵盖真实世界中的Pull Request和实际编码任务。
xAI在推理和训练流程中也做了一系列创新,进一步提升了运行速度。在软件工程的基准测试中,Grok Code一举拿下70.8%的高分,在ToyBench上更是位居第五,仅次于GPT-5、Claude Opus 4、Gemini 2.5 Pro和DeepSeek Reasoner。其全栈开发能力尤为突出,擅长Type、Python、Java、Rust、C++和Go等多种编程语言。
在开发过程中,xAI团队还通过真实用户的评价不断优化模型,使其更贴合日常开发场景。开发者们用Grok Code快速构建项目、回答代码库问题、修复复杂bug,甚至有人仅用一句话和Cursor中的规则,就瞬间搞定了整个后端。Grok Code的出色表现,无疑为人工智能编程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xAI团队在打造Grok Code的过程中,还享受了一个特殊福利——前往SpaceX星舰基地观看现场发射。其中,华人研究员骆梁宸等团队成员在星舰基地留下了难忘的瞬间。Grok Code的成功发布,是xAI全团队数月努力的结晶,其中华人学者占据了重要位置,他们的贡献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