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巨头美的集团麾下的安得智联,正式向港交所主板发起上市冲击。这一消息于8月27日公布,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担任此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
尽管安得智联这个名字在公众视野中并不突出,但它在美的集团智慧物流业务板块中的地位却不容小觑。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以2024年收入计算,安得智联在中国综合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是生产物流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头羊,同时也是中国家电行业最大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服务商。
安得智联提供的生产物流解决方案覆盖了九大核心应用场景,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产中物流、智能设备、循环取货物流、集货仓库、中间产品CDC、精益制造、数字化和工业园区。简而言之,安得智联就像是企业的“供应链大管家”,不仅提供仓储和运输等基础物流服务,还能深入企业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提供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如果安得智联成功在港交所上市,那么美的集团的商业版图将再添一个重量级IPO。这也意味着美的集团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佛山首富何享健,将再收获一个IPO。
事实上,安得智联的上市计划早已有之。早在2023年7月,美的集团董事会就审议通过了关于分拆安得智联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的议案。然而,时隔不到两年,美的集团宣布安得智联的上市地点从深交所变更为港交所。
在股权结构上,美的集团对安得智联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根据安得智联的招股书,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美的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美的智联持有安得智联已发行股本总额的52.94%。
作为美的集团物流板块的核心企业,安得智联在2024年以186.63亿元的收入和3.8亿元的净利润,向资本市场讲述了一个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的新故事。从财务数据来看,安得智联近三年来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从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1.73亿元、162.24亿元和186.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8%;同期净利润从2.15亿元增长至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3%。进入2025年,增长势头仍在延续。
在业务层面,安得智联以“1+3”模型为基础,即以端到端物流能力为核心,叠加生产物流、一盘货统仓统配、最后一公里送装一体三大解决方案,实现了从原材料仓到消费者客厅的全链路覆盖。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已服务超过9000家企业客户,管理仓储面积超过1100万平方米,可调派车辆运力达58.6万辆,活跃送装网点超过3500个,末端网络覆盖全国所有乡镇。
此次分拆上市,美的集团表示旨在优化业务管理架构,释放智慧物流板块的估值潜力。在A股市场,安得智联的物流科技属性被家电主业所掩盖,市盈率长期低于可比公司。转战港股后,安得智联可以直接对标京东物流、菜鸟网络等,有望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安得智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即美的集团智慧物流业务板块开始运营之时。从“美的内部物流部”到年收入超百亿的独立巨头,安得智联用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角色蜕变。随着IPO的脚步日益临近,人们期待着它能在资本市场复制美的集团的家电传奇。
孵化出安得智联的美的集团,也将因此收获一个新的IPO。美的集团和其创始人何享健,早已在中国商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何享健家族在2024年的《胡润百富榜》中以2350亿元的财富排名全国第五,佛山第一。
何享健的商业传奇始于1968年,当时他集资5000元,带领23位北滘居民创办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经过多次转型,企业最终进入了家电领域,并诞生了“美的”这一家喻户晓的品牌。在何享健的带领下,美的从一家生产电风扇的乡镇企业,成长为覆盖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等创新业务的全球化科技集团。
除了在家电领域的深耕细作,美的集团还悄然将战场转移到了资本丛林。早在2000年,美的就成立了“佛山市美的空调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始了其在资本市场的布局。如今,美的集团旗下的投资机构已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通过美的资本对全球先进制造行业和“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生态链的系统化布局。
何享健个人的投资布局也显得低调而深远。他通过一家持股99.7%的主体“宁波美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资了高瓴资本与顺为资本,这两条投资线恰好与美的的To C与To B业务矩阵形成了共振。
何享健家族手中已握有多家上市公司,包括美的集团、美的置业等。如果安得智联成功上市,那么何享健家族将迎来第10个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