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书法遗存,水平竟堪比“宋四家”?

   时间:2025-08-28 21:54 来源:天脉网作者:冯璃月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才华横溢的才女,她们在诗文书画、天文地理等多个领域绽放光彩。这些成就的背后,不仅源于她们自身的天赋与不懈努力,更离不开家庭尤其是长辈的悉心栽培。蔡文姬,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其文学与书法上的造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父蔡邕的深厚家学。蔡邕,被誉为“笔法之祖”,其学识渊博,对蔡文姬的成长影响深远。

提及才女,不得不提李清照,被誉为“古代第一才女”。她的文学才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亲李格非的影响。李格非,字文叔,生于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年少成名,精通经史,进士及第后,更成为苏轼的门生,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并列为“苏门后四学士”。尹穑曾高度评价其文章,认为自司马迁之后,李格非堪称一人。

李格非为人正直,因不愿攀附权贵而遭遇贬谪,后被列入元祐党,罢官归乡。此后,他专心致力于诗文书画的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文学成就过于耀眼,李格非的书法造诣往往被世人所忽视。直到2010年左右,山东济宁出土的一方墓志——《宋进士清河张君墓铭》,才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李格非的书法才华。此墓志的篆额和正文皆出自李格非之手,撰文者为文学家晁补之。

墓志铭长、宽约1米,碑文共35行,总计1300余字,字径约3厘米。从碑文中可以看出,李格非的书法深受苏轼影响,同时兼习唐代李邕、徐浩以及晋代王羲之、王僧虔等人的笔法。此作起笔逆锋,沉着稳健,笔画遒劲有力,骨肉匀称。横画和捺画拉长,起笔、收笔和中截的轻重、粗细对比鲜明,展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底。

李格非的书法在用笔上方圆并用,转折处富有韧性。结字以横取势,整体向右上方倾斜,欹侧扁方,深得苏体精髓。同时,字形之间有明显的高低、收放、轻重对比,俯仰多姿,穿插避让。整篇作品笔法精到丰富,点画筋骨丰沛,字形敦厚险绝而不失清秀雅隽。既延续了“尚意书风”,又不失严谨之风,蕴藉绵厚。可以说,李格非的书法在继承苏轼的基础上,更添书卷气与才子气,格调甚至不输“宋四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