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幅描绘“竹溪六逸”雅集场景的画作——《竹溪六逸图》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这幅作品由著名画家张大千于1944年创作,尺寸为128.5×80.5 cm,立轴设色纸本,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画作题识“甲申嘉平,写竹溪六逸于沙河村居,大千张爰”,并钤有“张爰之印”和“大千”两枚印章,彰显其真品身份。画面上,竹林掩映,溪流潺潺,六位逸士或吟诗作画,或谈笑风生,形象地再现了“竹溪六逸”的隐逸生活。
“竹溪六逸”的故事源自唐代,李白与孔巢父、韩淮、裴政、陶沔、张叔明五位名士在山东徂徕山竹溪隐居,他们纵酒酣歌,啸傲泉石,留下了千古佳话。这一题材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人的经典话题,也是众多画家梦寐以求的创作主题。
张大千在创作这幅《竹溪六逸图》时,正值他居住青城山期间,心境闲适,笔墨自由。他巧妙地将“竹溪六逸”的雅集场景与竹林、溪流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画面既富有诗意又不失生动。六位逸士的衣纹简练,开脸高古,彰显出张大千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画面中,除了六位逸士外,还有一个侍砚童子,共计七人。这样的构图使得画面更加复杂且富有层次感。张大千在描绘这些人物时,注重细节,将每个人物的神态和动作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他还巧妙地处理了周围环境、竹林背景和溪水映带等细节,使画面整体和谐统一,逸气扑面而来。
张大千对“竹溪六逸”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看来,这些逸士具有隐士与逸民的心理特征,他们寄情山水,桀骜不驯,放旷不羁,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在的文化态度和理想而浪漫的生存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令人向往,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