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产业这片被誉为“新能源革命前沿阵地”的战场上,近年来风起云涌,竞争异常激烈。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发睿能”)作为这场战役中的新兴势力,正以其迅猛的技术迭代和灵活的产能调整策略,吸引着业界的广泛关注。
英发睿能的故事,实则是一部家族企业的二次创业传奇。创始人张发玉,一个出身安徽普通农家的退伍军人,自1986年起,凭借一股敢闯敢拼的劲头,从电视机配件小作坊起步,逐步构建起涵盖电子、光伏电池、光伏电站及产业运营的英发集团帝国。2016年,张发玉携子女张敏和张杰入局光伏赛道,英发睿能应运而生。
如今,张敏已接棒成为英发睿能的董事兼总经理,张杰则担任董事兼副总经理,与张发玉一同掌舵这家光伏新星。据招股书披露,张发玉家族合计持有英发睿能49.1%的股份,形成典型的家族式治理结构。
英发睿能的崛起之路,充满了对技术风口的精准捕捉。从早期的P型PERC大尺寸电池,到近年来大热的N型TOPCon电池片,英发睿能总能迅速布局,抢占市场先机。2024年,公司更是果断“换道超车”,全面转型生产N型TOPCon电池片,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了产品线的全面升级。
然而,这场技术革命的背后,也伴随着业绩的大幅波动。2024年,英发睿能的营收同比下降58.5%,净利润更是从正转负,录得8.64亿元的巨额亏损。这主要源于公司从P型向N型电池片的转型过程中,产能调整和市场需求的错配。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英发睿能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恢复力。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1.2%,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3.55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N型TOPCon电池片产能的迅速释放,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英发睿能在技术转型的同时,也与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不仅在业务上展开战略合作,还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推动xBC电池片项目的落地。隆基绿能既是英发睿能的大客户,也是其重要的供应商。
然而,英发睿能的未来发展并非坦途。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隆基绿能一直占据最大客户的地位。公司存货暴涨、负债猛增,资金压力日益凸显。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存货已增至13.46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也高达16.01亿元。
在光伏行业这片风起云涌的战场上,英发睿能能否持续保持技术领先,有效管理营运资金,降低负债水平,将是决定其未来生存能力与行业竞争力的关键。这家由家族二代接棒的光伏新星,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