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由东北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报告题为《华为研究之机器人:华为云赋能泛具身智能,推动机器人商业落地闭环》。该报告深入探讨了具身智能如何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面对当前制造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企业普遍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降本增效成为迫切需求。在传统自动化生产线上,尽管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但总装车间的大部分工作仍然依赖人工完成。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导引车(AGV)在某些场景下存在局限性,无法完全替代人工。而人形机器人的出现,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提供了新的可能。
据报告预测,若人形机器人的成本能在2028年降至3万美元/台,将有望在中国等低人力成本市场迅速实现盈亏平衡。这一预测基于对人形机器人成本端的详细分析,表明人形机器人具有强大的降本潜力,或将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报告进一步指出,在制造业场景中,具身智能的需求潜力巨大。特别是在新能源车制造领域,人形机器人有望在人工参与度高的半柔性工序中优先落地,如电池制造和总装等。通过与机械臂的配合,人形机器人能够胜任搬运、质检、工站衔接和基础组装等低自动化工种。据测算,远期整个制造业场景全国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量将达到2795.81万台,市场规模高达3.91万亿元。
报告还详细分析了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和效果。通过建模分析单条产线的工序步骤,报告发现,在测试中的工序全部落地后,工序渗透率有望达到70.3%。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力。
报告还强调了华为云在赋能泛具身智能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华为云的强大技术支持,人形机器人能够更高效地实现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效果。这一观点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也为未来人形机器人在更多场景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读者在获取和使用相关资料时,请务必参考报告原文,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