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班会课在某初中举行,主题聚焦“拒绝假努力,学会真勤奋”,旨在帮助学生识别真假努力,提升学习效率,增强自信心。
随着初中学习任务的加重,不少学生和家长都陷入了焦虑之中,明明付出了很多努力,成绩却不见提升。针对这一现象,班会课首先通过“左右手博弈”的活动,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表面行为与真实投入的差异。活动中,学生们同时用左右手分别书写“真努力”和“假努力”,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引发了大家的深思。
紧接着,班会课进入了“破茧·照见真实力”环节,通过课前调研总结出的十大假努力问题,引导学生们自我对照,识别自身是否存在假努力现象。随后,通过具体行为归类和五个维度的界定,构建了真假努力的认知框架,让学生们能够科学轻松地识别假努力。
“照镜·触摸真与伪”环节则通过情景剧场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假努力者的内心世界和真努力者的坚韧不拔。情景剧中,“假努力”先生向心理医生倾诉自己的困惑,医生一一剖析了假努力的心理学本质,如自我安慰、逃避现实、迎合他人期待等。而真努力者的采访,则让学生们看到了真正成长的动力所在,如学习内容本身的趣味、通过努力发现自己的潜力、追寻被欣赏和尊重的感觉等。
在“铸锚·锚定真方向”环节,学生们通过真假努力行为自测和同桌扑克牌游戏,进一步深化了对真假努力的认识。自测表从多个维度评估了学生的努力状态,而扑克牌游戏则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假努力的无效性和真努力的重要性。
最后,在“启航·驶向深水区”环节,学生们观看了真努力者的日常学习视频,从身边的榜样身上汲取力量。通过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学生们梳理出了践行真努力的行动策略,并组成“真努力搭子”,共同约定改进策略和目标,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此次班会课不仅让学生们认识到了真假努力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追求真勤奋、拒绝假努力的决心和行动。相信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他们能够用科学的管理系统将“认知资产”持续增值,实现真正的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