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四月份,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办了一场引人瞩目的古代书画专场拍卖,其中一件元末明初时期的草书作品以惊人的2.5亿港元高价成交,这一价格远远超出了拍卖前的预估,创造了苏富比中国书法品类的历史新高。
这件草书作品名为《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卷》,出自饶介之手。饶介,这位在历史长河中鲜为人知的书法家,因其作品在此次拍卖中的惊人表现而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他字介之,号芥叟、醉樵,是江西省临川县华盖山人,故又自号华盖山樵。
饶介出生于元代一个普通家庭,据传是康里巎巎的弟子。少年时期的他便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对文学和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青年时,他游历江浙一带,与当地文人墨客广泛交流,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开阔视野。在这一文化繁荣的地区,饶介得到了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的赏识,从而得以进入更广阔的文人圈子。
饶介的书法技艺高超,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深受怀素笔法的影响,同时巧妙融合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笔法。他的字迹起笔轻盈,如从空中顺势而下,运笔时力道十足,线条扎实又有力量,质感厚重且带着温和有力的韵味。笔画中也不乏清爽飘逸的细微笔丝,灵动自然。
《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卷》创作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当时饶介刚担任淮南行省参知政事,后因战乱避居姑苏。此作以草书录抄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和柳宗元的《梓人传》,书风豪放不羁,线条优美,犹如狂风呼啸、万马奔腾,形成了独特的飞白效果。
作品中,《送孟东野序》部分以“二王”笔法起笔,从容不迫,舒展自然。至“物不得其平则鸣”时,笔锋突变,展现出怀素“骤雨旋风”般的迅猛气势。而《梓人传》部分则融入了张旭“孤蓬自振”的灵动姿态,字的结构奇特挺拔,笔画连绵不断,展现出江河奔涌般的气势。
尽管饶介在书法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他的命运却颇为坎坷。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张士诚的聘任而在其手下当职。然而,张士诚偏安一隅,最终被朱元璋所灭。饶介在朱元璋攻陷平江后被俘至南京,最终不幸被处死。这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其命运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