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教育消费者”论调:能否自救还是加速脱粉?

   时间:2025-08-16 21:46 来源:天脉网作者:钟景轩

近期,两位知名企业家——爱康国宾创始人张黎刚与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的言论,在公众舆论场上掀起波澜,引发了广泛讨论。

张黎刚,这位健康体检行业的领军人物,在一次公开场合抛出了令人瞠目的观点:“你指望几百块钱的体检能查出所有病?要查单一病症,得多花几千几万。”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公众对体检行业价值和服务标准的质疑。

紧接着,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的言论也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声称:“商业分为两类,一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二是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一直走在教育消费者的道路上。”这番话迅速在网络上发酵,不少网友认为其有贬低消费者智商之嫌。

在商业世界里,“客户即上帝”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张黎刚和余惠勇的言论,却似乎背离了这一原则。他们的言论不仅未能赢得消费者的共鸣,反而引发了对他们商业逻辑的广泛质疑。

对于张黎刚的言论,有分析指出,体检行业的价值在于对常规指标的监控,而非查病治病。将体检与查病混为一谈,不仅是对体检行业的误解,更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极端化的言论或许能一时吸引眼球,但长远来看,却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而余惠勇的“教育消费者”论,更是遭到了网友的猛烈批评。在消费多元化的今天,不同消费者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消费逻辑。将消费者视为无知,试图通过“教育”来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不仅是对消费者智商的侮辱,更是对市场规律的漠视。

事实上,成功的商业模式往往源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握。例如,拼多多通过挖掘三五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对性价比的重视,实现了快速崛起;蜜雪冰城则以低价策略打败了众多竞争对手,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这些企业的成功并非源于“教育消费者”,而是源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满足。他们懂得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降低成本,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相比之下,张黎刚和余惠勇的言论则显得过于自大和脱离现实。在商业竞争中,企业唯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试图通过“教育消费者”来改变市场格局,无异于缘木求鱼。

百果园近期即将公布半年报经营业绩。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百果园的经营压力显而易见。董事长余惠勇的言论是否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市场将拭目以待。

在商业世界里,没有永远的成功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企业唯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张黎刚和余惠勇的言论或许能引发一时热议,但长远来看,唯有扎实的服务和品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