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武汉市各爱心托管班热烈上演。由团市委携手武汉文理学院志愿者团队精心策划的《钟鸣楚天 戏传千年:湖北非遗艺术巡礼》课程,成功引领全市378个托管点的孩子们深入探索荆楚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众多申报的课程中,由“文理七彩少年教育志愿服务队”提交的该项目脱颖而出,荣膺市级暑托班重点课程项目库的一员,成为17个I类项目中唯一的民办院校代表。
本次课程以湖北编钟艺术为核心,通过“视听盛宴—文物亲密接触—科学揭秘—合作创编”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结合前沿的AI技术重现历史场景、实物模型互动体验及多风格编钟音乐鉴赏,引领学生们从历史深度、科学奥秘、艺术魅力三个维度全面感知编钟的非凡价值。孩子们在小组协作演奏中,亲身体验了这一古老乐器的魅力。
课程细致分为文化根脉探索、工艺奇迹揭秘与时代新声创作三大板块。学生们不仅通过出土故事和楚文化场景复原,深刻理解了编钟作为“国之重器”的重要地位,还借助三维动画直观学习编钟结构与声学原理,最后分组操作编钟教具,为传统民乐融入现代元素,创作出新颖的“荆楚之声”。
汉剧非遗文化体验课同样引人入胜。汉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行当齐全、声腔独特、语言融合、剧目丰富而著称,是武汉人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基因。课程通过互动式教学,带领学生们从历史源流到艺术细节,从听赏到实践,深入体验汉剧的腔调特色与武汉话的韵味。
孩子们尤其喜爱脸谱绘制环节,他们亲手绘制空白面具,将一个个平凡的面具转变为充满创意的艺术品,兴奋地向志愿者展示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决心。
通过这些课程,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更在领略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