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浸会大学采取了一项针对学术诚信的严肃措施,正式从拟录取博士生名单中剔除了杨景媛的名字,此举标志着该校对学术道德底线的坚决维护。
虽然浸会大学未公开发布详细声明,但公众已注意到杨景媛的名字已从相关录取公告中消失,这无疑反映了学校已根据内部纪律程序做出了相应处理。此决定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杨景媛原为武汉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毕业生,此前因一起所谓的“隔空性骚扰”事件而备受瞩目。该事件涉及杨景媛在图书馆对同学肖某某的行为,但武汉经开区法院在一审判决中驳回了杨景媛的全部诉讼请求,认定其行为仅为对方无意识的挠痒动作,不构成性骚扰。
然而,杨景媛在败诉后的举动却进一步激化了舆论。她不仅未向受影响的同学道歉,反而在网络上炫耀自己的保研成功、法考通过及香港读博资格,并声称将向未来就读的院校寄送针对肖同学的证据材料。这一系列行为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
杨景媛的学术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有网友指出,在她的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中,存在多处数据不实和误导性陈述,如错误地提及中国有专门的《离婚法》,并篡改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关键数据。
面对如此严重的指控,大量网友向香港浸会大学发送举报信,要求学校对杨景媛的道德和学术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在巨大的舆论压力和众多举报信面前,浸会大学没有选择回避,而是迅速采取了行动。
2025年7月31日,学校向杨景媛发出了关于“道德问题”的核查函,明确表示若查实其存在违规行为,将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随着调查的深入进行,校方于8月3日正式启动了独立审查程序。
与此同时,武汉大学也对此事做出了回应。7月31日晚,校长张平文亲自出面,虽然未透露太多细节,但“校长亲自回应”这一举动本身就传递出了学校对此事的高度重视。张校长明确表示,学校正在处理肖某同学的处分问题,这也意味着如果杨景媛的学术不端行为被证实,她可能面临硕士学位被撤销的严重后果。
如果肖某同学选择自诉并成功,杨景媛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这一系列事件无疑为学术界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绝不能忽视道德和诚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