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中小学教师暑假值班问题的讨论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各地中小学陆续进入暑假,安排假期值班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然而,不少教师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对暑假值班安排的不满与无奈。他们认为,在师生离校、校园设施关闭的情况下,要求教师24小时驻守校园缺乏实际意义,更像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满足形式上的“报平安”需求。
这一情绪背后,折射出教师群体对非教学负担不断加重的普遍担忧。事实上,随着校园智能安防系统的普及,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已基本实现了专职保安配备率、一键式报警系统安装率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的“三个100%”。在这些高科技手段的保障下,由专业保安团队负责假期值守,辅以学校领导带班制度和现代科技手段,已足以确保校园信息通达和正常运转。
教师享有带薪寒暑假,这是教师法赋予的法定权利,既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尊重,也是对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补偿。据统计,我国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远超标准工时,假期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休息调整的机会,更是陪伴家人、进修学习、医治疾病的重要时段。因此,强制安排教师假期值班,无疑是对教师权益的侵害,将加剧职业倦怠,最终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当然,不同学校面临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部分教师可能因工作性质、工作量或个人意愿等因素,愿意参与暑假值班。但对于那些平时工作已经满负荷运转的教师来说,再安排假期值班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是否安排教师暑假值班,应充分听取一线教师的真实想法和意愿,避免一刀切式的强制要求。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的非教育教学负担,近年来教育部门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例如,2024年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要求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同年,教育部等七部门也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强调要为教师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为确保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应积极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应明文规定“寒暑假教师原则上不值班”,对随意安排教师值班的学校进行严肃问责;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校园全时段远程监控与巡查,既保障校园安全,又减轻教师的到校压力。
总之,把假期还给教师,不仅是对教师合法权益的尊重,更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因时而变、实事求是,切实清理无实际意义的值班值守,让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休息调整、学习提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