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经济持续升温,众多品牌争相入局宠物市场
近期,宠物经济的热度不减,各大品牌纷纷涌入这一领域,试图分一杯羹。5月20日,阿迪达斯在上海安福路的三叶草旗舰店全球首发了宠物系列服饰,包括宠物包、宠物衣服和宠物项圈等产品,价格从199元至899元不等。这一举动标志着运动品牌也开始涉足宠物市场。
资本市场的反应同样热烈。在5月20日当天,路斯股份股价一度涨停,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天元宠物、祖名股份、依依股份、源飞宠物等多只宠物经济概念股也纷纷涨停。宠物行业的强劲表现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宠物经济的持续扩张是资本市场火热背后的原因。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24年,中国宠物数量将达到1.24亿只,同比增长2.1%。同时,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将增长7.5%,达到3002亿元。其中,犬消费市场规模为1557亿元,猫消费市场规模为1445亿元。
在宠物经济升温的背景下,奢侈品牌也加入了战局。Gucci和Celine等奢侈品牌纷纷推出宠物系列,涵盖宠物服饰、餐具、宠物床等多种产品。例如,Gucci的一款宠物床售价高达4.88万元人民币,而Celine的狗碗也售价1.4万元人民币。这些高端产品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宠物市场的消费升级。
与此同时,快时尚品牌也迅速跟进,推出更为亲民的宠物服饰和配件。H&M与Moschino合作推出的宠物服饰系列,以及ZARA推出的宠物针织毛衣等产品,都受到了年轻宠物主的喜爱。这些品牌的加入,使得宠物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宠物服饰代购业务也应运而生。一些代购者通过购买日本小众品牌宠物服饰,并在国内二手平台上转卖,赚取高额利润。这种代购业务的兴起,反映了消费者对宠物个性化装扮的需求和攀比心理。
然而,对于传统鞋服品牌扎堆入局宠物服饰的现象,有分析师认为这更多是品牌的营销策略,而非长期战略。宠物服饰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且存在科学上的争议。相比之下,宠物食品和宠物医疗才是宠物市场真正的高增长赛道。
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养宠成本也在显著攀升。一位养狗三年的宠物主表示,现在每个月花在狗身上的钱至少2000元,而之前一个月800-1000元就足够了。进口狗粮、营养品、宠物保险等都成了标配。尽管如此,大多数养狗人仍觉得物有所值,愿意为宠物的情绪价值买单。
正是看中了这一消费趋势,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布局宠物市场。好利来推出了宠物烘焙品牌“Holiland Pet”,三只松鼠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孵化宠物食品品牌“金牌奶爸”,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也推出了宠物食品新零售品牌“派特鲜生”。这些新品牌的加入,将进一步推动宠物市场的发展。
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增长,也反映了现代人对宠物的深厚情感。未来,随着宠物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将有更多品牌和产品涌入这一领域,共同推动宠物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