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市图书馆B1展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摄影展览——“光影互鉴——中法摄影展”于近日拉开帷幕,展期持续至6月17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此次展览作为“运河及丝路文库建设”项目的亮点之一,以“互鉴”为核心主题,由中国摄影大师逄小威与法国知名摄影师让-伊夫·巴尔丹携手呈现。两位摄影师分别将镜头对准对方的国家,捕捉日常生活片段,通过摄影作品搭建起中法两大文明之间的沟通桥梁。展览围绕建筑、自然、雕塑、人物四大主题,共展出115幅精彩作品,旨在深化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认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民心相通。
逄小威,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及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以其独特的黑白肖像摄影著称,作品广受赞誉并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在此次展览中,他通过镜头展现了巴黎的晨曦与暮色,用胶片记录下卢浮宫的辉煌、玛黑区的石板巷陌,以及巴黎市民深邃的目光。其中一幅黑白摄影作品定格了他在巴黎特洛卡代罗花园的创作瞬间,埃菲尔铁塔在粉金色余晖中熠熠生辉,与市井烟火交织成一首关于巴黎的日常诗篇。
与此同时,法国摄影师让-伊夫·巴尔丹则通过他的镜头向巴黎观众讲述着东方的故事。在他的作品中,山东梁山的一家拳馆成为焦点,画面中少年们目光坚定,挥拳的瞬间展现出力量与信念,背景墙上的鲜红国旗更是彰显出东方少年的锐气与家国情怀。他的作品还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江南园林的木制窗棂与现代玻璃幕墙相映成趣,摩天大楼的几何线条与少年拳锋的轨迹相互对位,展现出对东方文明的深度解读。
此次展览中,中法摄影师通过双重视角的文化对谈,将巴黎哥特式教堂的尖顶与烟台振扬门的飞檐斗拱、塞纳河畔的馥郁花香与重庆梯坎巷道的烟火气息巧妙结合,展现出东西方文明的独特魅力。当镜头下的巴黎市民与中国少年隔空对望时,两个文明对美的追寻超越了地理与时间的界限。观众在欣赏这些摄影作品时,能够深刻感受到两个文明对美的共同追求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