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虚拟现实电影:新纪元的大门已开启!

   时间:2025-05-06 11:07 来源:天脉网作者:杨凌霄

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一个开创性时刻,中国虚拟现实电影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河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仁海从国家电影局副局长陆亮手中接过了中国首张虚拟现实电影“龙标”——电审虚字[2025]第001号公映许可证,标志着《唐宫夜宴》作为中国首部官方认证的虚拟现实电影,正式获得市场放映的资格。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象征着虚拟现实电影技术的日益成熟,也预示着电影行业即将迈入一个崭新的纪元。

《唐宫夜宴》海报

3月18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首次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通过头戴式显示设备观赏、在电影院等固定场所公映的新形态电影纳入电影管理体系。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唐宫夜宴》和《隐秘的秦陵》有幸成为中国首批获得“龙标”的虚拟现实电影。

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观影体验,将“坐观”转变为“游观”。观众在《唐宫夜宴》中,可以在LBE大空间技术的支持下自由移动,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大唐盛世,与李白、杜甫共饮赋诗,甚至与他们互动;而在《隐秘的秦陵》中,观众则化身为探险家,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近距离探索秦始皇陵内部的秘密。两部作品均长约40分钟,不仅重现了历史场景,还将文化底蕴与深度互动完美融合。

《隐秘的秦陵》海报

这一变革的背后,是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影产业的深度融合。自2017年威尼斯电影节设立虚拟现实竞赛单元以来,虚拟现实电影逐渐受到国际主流影展的认可。在中国,本土动画电影公司Pinta Studios的虚拟现实动画《拾梦老人》等多部作品也入围了该单元。此后,优质沉浸式影像作品不断涌现,如法国Excurio公司的《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在上海吸引了11万观众,票房收入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随着《通知》的发布,虚拟现实电影获得了更加明确的定位和规范化管理。这不仅打破了虚拟现实电影的地域限制,推动了市场普及,还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动力。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董事长姚中福认为,这一举措不仅明确了虚拟现实电影的电影属性,还为行业打破了地域限制,推动了市场普及。同时,它还有助于提升虚拟现实电影的创作质量和效率,推动商业化和主流化进程。

在技术与叙事的双向赋能下,虚拟现实电影正展现出无限潜力。一方面,科技为电影叙事注入了全新活力,从空间场景的构建到多路径叙事的设计,再到打破线性时间结构的故事机制,虚拟现实电影正在不断突破传统影像表达的边界。另一方面,文化底蕴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支撑,如《唐宫夜宴》和《隐秘的秦陵》等作品,正是通过融入传统文化精髓,才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