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财报亮眼,持续领跑行业
腾讯近日公布的财报再次惊艳市场,其中游戏业务的表现尤为抢眼。据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腾讯国内游戏业务同比增长23%,国际游戏业务也实现了15%的增长。在整个2024年度,腾讯国内游戏和国际游戏收入分别增长了10%和9%。尤为腾讯的“长青游戏组合”已壮大至14款,这些游戏的移动端日活跃用户超过500万或PC端日活跃用户超过200万,且全年流水超过40亿。
回顾过去,腾讯游戏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每当财报季来临,市场上总会有声音质疑腾讯游戏是否已经触顶,老游戏是否开始衰落,新游戏能否站稳脚跟。这些质疑声在历年来的财报季中此起彼伏,从2017年的“吃鸡大战”,到2019年的自走棋品类,再到2021-2022年间对腾讯新产品孵化能力的怀疑,但腾讯游戏一次又一次地用实际成绩打破了这些迷思。最新公布的四季度业绩更是让市场惊叹,即便是长期看好腾讯游戏的分析师也感到意外。
腾讯游戏之所以能够穿越周期,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其准确把握了行业的发展规律。自2003年进入游戏行业以来,腾讯游戏做出了至少四次重大的战略决策,这些决策在当时看来或许不被所有人理解,甚至遭到嘲笑,但长期来看,它们都是正确的,推动了腾讯游戏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腾讯游戏的第一次重大决策发生在国内游戏市场以MMORPG为主导的时期。面对强大的韩式、美式MMO,羽翼未丰的腾讯游戏选择了另辟蹊径,率先探索其他细分品类。2008年,腾讯推出了《地下城与勇士》(ACT)、《穿越火线》(FPS)、《QQ飞车》(竞速)、《QQ炫舞》(音乐)等一系列细分赛道的头部产品。这一布局不仅在当时为腾讯游戏赢得了市场份额,更为后来《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社交竞技游戏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重大决策是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关键时期。2013年前后,腾讯敏锐地捕捉到了游戏行业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迅速推出了QQ手游平台和微信游戏中心。通过《天天爱消除》《节奏大师》等休闲游戏,以及后来的《王者荣耀》《火影忍者》等中重度游戏,腾讯成功占据了移动游戏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一战略决策不仅让腾讯游戏抓住了移动端的市场红利,更为其后续的全球化扩张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重大决策是出海。虽然早在2004年,就有中国游戏公司开始出海探索,但腾讯游戏的全球化步伐在近年来明显加快。从2019年起,腾讯游戏开始加速海外业务布局,通过投资、发行和自研三个维度同时发力。2021年12月,腾讯成立了国际发行品牌Level Infinite,成功发行了《胜利女神:NIKKE》等多款产品,标志着腾讯游戏正式走进全球游戏市场的舞台中心。如今,腾讯游戏的海外收入已经接近本土收入的一半,实现了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突破。
第四次重大决策则是培育长青游戏。腾讯游戏在近年来提出并实践了长青游戏的概念,通过不断推出新玩法、新机制,提升游戏工业标准,以及加强社交媒体运营等方式,延长了旗舰游戏产品的生命周期,增加了生命周期价值。以《王者荣耀》为例,该游戏在近年来不断推出新鲜玩法,如10V10排位赛,同时提升了新皮肤的质感和预告片的制作水准,让玩家感受到了真实的技术进步。《暗区突围》《三角洲行动》等新兴游戏也通过稳扎稳打的方式扩大了玩家群体,成为腾讯游戏的新增长点。
当然,腾讯游戏并非无懈可击。在二次元品类等热门领域,腾讯仍然面临挑战。但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正在积极补足这些短板,如即将在国内开测的《胜利女神:新的希望》以及对《鸣潮》开发商库洛游戏的进一步股权增持,都预示着腾讯在二次元品类的长线投入。
腾讯游戏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长期战略的清晰规划以及决策层面的高效执行。在未来,只要腾讯游戏能够继续坚持这一决策和执行风格,相信它将继续在游戏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受到投资者和玩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