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一个扎根东南下沉市场的品牌——快乐番薯,凭借独特的经营策略在淡季实现了业绩逆势增长。据悉,该品牌11月整体店均营收同比上涨80%,福建多家门店单日业绩突破万元,部分优质门店最快6个月即可回本。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个缺乏高端视觉设计的品牌,竟在香港市场开出30余家门店且全部盈利,月均业绩达45万至60万元,预计年底前将突破50家门店。
这个创立于2008年的厦门品牌,始终将番薯作为核心差异化元素。当其他茶饮品牌忙着推出固体杨枝甘露等创新产品时,快乐番薯却另辟蹊径,在冬季推出"烤番薯+奶茶"的组合套餐。总经理廖明通透露,仅烤番薯单品在内地门店日销售额可达2000至3000元,香港门店更突破4000元,"很多顾客每天专程前来购买,复购率远超奶茶产品"。有消费者评价称:"番薯只有两种,快乐番薯和其他。"
支撑这种差异化策略的,是品牌18年深耕的供应链体系。为解决番薯品质不稳定的问题,快乐番薯在云南建立番薯实验室,通过种苗脱毒技术培育出专属品种。这种新品种番薯不仅甜度统一达到18度,更具有无纤维、口感细腻的特点,且不易引发腹胀等不适反应。为确保产品标准化,品牌在厦门建成3万多平方米的糖化工厂,通过独家工艺使番薯甜度统一、存储期延长,打破季节性销售限制。
在产品创新方面,快乐番薯围绕番薯开发出多元化产品线。除烤番薯外,以番薯为原料自产的"薯圆"已成为门店销量第三的小料,仅次于珍珠和椰果。品牌计划未来拓展至零食、周边产品等领域,进一步挖掘番薯的商业价值。这种以单一食材构建产品矩阵的策略,在茶饮行业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面对行业价格战,快乐番薯选择主动出击。今年4月,品牌在200家门店试点"全场5.9元"策略,取得日均营收翻倍、单店最高环比增长1136.75%的成效。如今该策略已扩展至所有新开门店,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消化降价压力:智能奶茶机定制采购使单台成本降低1万余元,厦门13万平方米的食品智能科技产业园即将投产,预计明年供应链成本再降15%,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5%。
在成本控制方面,品牌采取"双向补贴"模式:对执行低价策略的门店每杯补贴10%,确保综合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同时持续下调原料进货价,今年物料成本累计降低16%,部分原料供货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廖明通坦言:"当前公司毛利率仅10%,基本处于微利状态,但这是与加盟商共渡难关的必要举措。"
这种"品质升级、价格下探"的策略背后,是品牌对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廖明通认为,茶饮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品牌总部需要展现担当精神:"市场困难时期,总部与门店是利益共同体,不能只考虑自身盈利。"他透露,公司已制定2026年发展目标,将继续通过供应链深耕实现降本增效,在存量市场中构建系统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