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其总收入突破551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4.1%,经调整后净利润达20.2亿元,多项核心指标均超出市场预期。在物流行业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不仅彰显了企业战略的前瞻性,更通过技术驱动的高效履约能力,为行业树立了高质量发展标杆。
一体化供应链业务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动力。财报显示,该板块第三季度实现收入301亿元,同比增幅达45.8%,外部客户数量突破6.7万个,客均收入提升至13.4万元,双指标均保持双位数增长态势。这种增长并非单纯依赖客户数量扩张,而是通过深化服务内涵实现价值跃升。以家电行业为例,京东物流与某头部品牌合作中,通过"聚量共配"模式重构运输链路,将送仓中转频次降低30%,同时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运输全程可视化,使目的地仓库卸货效率提升45%,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天。
全球化布局方面,京东物流持续拓展海外供应链网络。第三季度与某新能源汽车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在迪拜运营的备件仓提供从清关到出库的全链条服务,将中东市场备件配送周期压缩50%,库存周转率提升35%。这种端到端解决方案能力,使其成为多家跨国企业拓展新兴市场的首选合作伙伴。国内网络建设同样加速推进,徐州区域中心仓的启用,以及长沙、广州等地品类专仓的联合运营,构建起覆盖全国的高效仓配体系。
科技创新成为提升运营效能的关键变量。财报披露,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9%,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在网络规划、运力调度等环节实现规模化应用。新发布的"京东物流超脑2.0"系统,将千万级变量模型的运算时间压缩至2小时以内,动态优化物流网络布局;"异狼"具身机械臂与"智狼"机器人族群形成技术矩阵,覆盖存储、分拣、配送全场景,全球部署范围扩展至10余个国家。
在刚刚落幕的京东11.11大促中,这套技术体系经受住实战检验。超脑大模型累计调用量达19亿次,支撑近百个智能决策场景;"智狼"仓群规模领跑全球同类型机器人,无人车站点数量同比增长超10倍。技术红利直接转化为服务升级:最快订单实现5分钟送达,95%自营订单及87%乡镇订单达成"24小时达",物流自动化覆盖率突破95%。绿色运营同样取得突破,大促期间绿色订单量激增32倍,碳足迹核算准确率达99.5%,实现效率与可持续性的双重提升。
这份财报折射出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清晰路径:通过基础设施夯实与前沿技术融合,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京东物流对自动化设备的持续投入与AI技术的全链路渗透,不仅推动自身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更通过服务行业伙伴、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展现出实体经济赋能者的战略定力。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这种以技术为支点、以供应链为底座的发展模式,正为行业开辟出高质量增长的新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