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合晶微科创板IPO受关注:无实控人架构,芯粒封装业务崛起跻身全球前十

   时间:2025-11-19 21:08 来源:快讯作者:孙明

盛合晶微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合晶微”)科创板IPO申请已获上交所正式受理,其独特的无实际控制人架构及芯粒封装业务的高速增长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凭借在先进封测领域的技术突破,已跻身全球前十大封测企业行列,2024年市场份额达1.6%,排名第十。

作为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境外企业,盛合晶微的股权结构呈现高度分散特征。前五大股东中,无锡产发基金以10.89%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一,“招银系”“厚望系”及“中金系”等机构股东紧随其后,但单一股东均无法对公司董事会形成控制。公司董事会由6名非独立董事组成,其中5名由前五大股东各委派一人,董事长兼CEO崔东则由管理层担任。这种治理架构虽能避免“一言堂”决策风险,但也存在效率低下、控制权争夺等潜在隐患。招股书特别提示,若股东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或其他安排改变控制权格局,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在IPO申报前12个月内,盛合晶微通过突击入股引入14名新股东,其中12家机构以1.75美元/股的价格增资,员工持股平台盛芯澄则以1.20美元/股的价格参与。此次增资后,公司估值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其关联方“中金系”也通过此次增资成为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达5.48%。中信证券作为联席主承销商,今年已保荐11家企业成功上市,IPO项目经验丰富。

技术驱动的成长路径在研发投入上得到充分体现。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5.67亿元,研发费用率持续高于行业均值。尽管与伟测科技、晶方科技等企业相比仍有差距,但其11.53%的最新研发费用率仍显著优于8.10%的行业平均水平。目前,公司已形成覆盖12英寸Bumping、WLCSP、2.5D/3D集成等全链条技术平台,其中14nm先进制程Bumping服务填补了国内空白,12英寸产能规模亦居中国首位。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变迁为盛合晶微提供了发展契机。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预测,2025年中国晶圆制造产能将占全球三分之一,为先进封测行业奠定坚实基础。尽管公司在先进工艺水平、产品多样性及品牌知名度上与台积电、英特尔等国际巨头存在差距,但其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正逐步缩小与头部企业的距离。此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12英寸先进封装扩产及3D集成技术研发,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算力芯片封装领域的领先地位。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