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弦动京津冀 乐韵谱新篇”为主题的第六届京津冀民族器乐邀请赛近日在天津落下帷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文化品牌,这场赛事不仅为三地民乐人才搭建了专业展示平台,更通过音乐这一跨越地域的语言,推动传统民乐的传承创新与优质文化资源的基层共享,让三地文化交融的温暖浸润人心。
从筹备到落地,京津冀三地始终秉持“协同联动、共促发展”的原则,在赛事流程衔接、资源统筹调配等方面深度协作。为确保评审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组委会特别邀请三地民乐领域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团,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和严谨专业的态度,从艺术水准、文化内涵、创新表达等多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判,既关注选手个人技艺,更注重三地文化交流成果的呈现。
比赛现场,来自京津冀的民乐爱好者以琴为媒、以乐会友。北京选手的演奏大气中见细腻,彰显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天津选手的演绎融入市井温情,传递海河之畔的灵动气息;河北选手的表演则饱含燕赵大地的豪迈气韵,尽显乡土深情。选手们通过精准的技法诠释与深刻的情感表达,既展现了个人专业素养,更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姿态,让三地民乐文化在碰撞中激发新活力。现场观众掌声如潮,线上平台“三地文化共鸣”“为民乐喝彩”等留言刷屏,文化交流的热度突破地理边界。
随着最后一位选手完成演奏,赛事进入作品点评与颁奖环节。评委代表从演奏技巧、情感表达、文化创新等角度对整体参赛情况进行专业点评,既肯定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赞赏三地在民乐传承中的创新探索,也以建设性意见为年轻民乐人指明提升方向。这种“以评促学、以评促交流”的模式,为三地民乐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经过评审团严格评议,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麒麟民族室内乐团的器乐合奏《敦煌》、天津九河室内民族乐团的小合奏《山语·幻》、河北郭旭丹的琵琶独奏《春蚕》斩获金奖。其他参赛节目分获银奖、铜奖及优秀奖。颁奖环节中,获奖选手与颁奖嘉宾、三地参与者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份跨越地域的文化情谊。
作为连续举办六届的文化品牌,京津冀民族器乐邀请赛始终以音乐为纽带,打破地域壁垒,促进三地文化深度交融。通过赛事平台,不仅挖掘培养了大批优秀民乐人才,更让“京津冀一家亲”的理念在琴弦震颤中深入人心。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献上了一份充满文化温度的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