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护肤赛道曾是资本与市场的宠儿,但今年上半年,行业格局悄然生变。巨子生物、华熙生物、贝泰妮、丸美生物四家头部企业陆续发布财报,业绩呈现明显分化:巨子生物与丸美生物营收、利润双增,但增速放缓;华熙生物与贝泰妮则陷入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困境。这场“冰火两重天”的背后,是功效护肤市场从流量驱动转向品质竞争的深刻转型。
巨子生物与丸美生物成为上半年为数不多的“增长派”。财报显示,巨子生物上半年收入达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2%;丸美生物收入17.69亿元,同比增长30.83%,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5.21%。尽管数据亮眼,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两家企业的增速均明显放缓——巨子生物营收增速从58.2%降至22.5%,丸美生物净利润增速从35.09%降至5.21%。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熙生物与贝泰妮的“下滑派”。华熙生物上半年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贝泰妮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降15.43%,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49.01%,几乎“腰斩”。对于业绩下滑,贝泰妮相关人士解释称,公司主动优化促销资源分配,减少低效投入,聚焦内容营销与用户教育,虽短期影响营收,但提升了盈利质量与运营健康度。华熙生物则表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仍处于调整周期,短期牺牲收入以换取长期健康发展。
业绩分化的背后,是四家企业对营销策略的调整。巨子生物与丸美生物继续加大线上渠道投入,销售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8.7%与39.3%;而贝泰妮与华熙生物则选择“瘦身”,销售费用同比微增0.6%与下滑31.44%。值得注意的是,四家企业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均超30%,其中丸美生物与贝泰妮超50%,合计超41亿元。
线上渠道仍是功效护肤的主战场。巨子生物、贝泰妮、丸美生物线上收入占比分别达71.0%、73.93%、88.9%。丸美生物在财报中直言,销售费用增加源于“线上流量成本高涨与品牌建设投入”。今年,丸美推出短剧、冠名抖音综艺《今晚好犀利》,话题曝光达21.8亿次;子品牌恋火通过短剧带动直播GMV超3000万元。华熙生物则与天猫深度合作,旗下夸迪“悬油次抛2.0”在天猫小黑盒首发,全店同比增超150%。
然而,线上流量红利逐渐消退,高投入未必能换回高回报。贝泰妮旗下薇诺娜在2024年双11天猫美妆排名中跌至第10位,2023年同期为第5位;今年6·18,薇诺娜排名下滑至第12位。可复美在天猫、抖音的美妆品牌排行榜名次亦有所下滑。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夸迪所在的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板块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
面对产品同质化与营销疲劳,功效护肤企业开始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丸美生物旗下彩妆品牌恋火成为新亮点,上半年收入5.16亿元,同比上升23.87%,6·18期间线上GMV超3.5亿元。贝泰妮则通过收购“泊美”与“姬芮”试水彩妆与大众护肤领域,但上半年姬芮营收同比下滑11.50%,泊美下滑4.72%,成果尚未显现。
贝泰妮还在布局内服美容与射频美容仪领域。2024年9月,市场传出其或入局保健品行业的消息,公司相关人士透露正在积极推进内服美容产品,并与射频美容仪品牌初普组建专业团队。美妆行业资深人士陈凯强认为,多赛道布局能降低企业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群体。“短期内新业务可能不会显著提振业绩,但随着市场接受度提高,业绩提升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