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唐中大开讲:大学传承知识、科学始于好奇、生命多元成长,共赴新程!

   时间:2025-09-09 05:50 来源:天脉网作者:冯璃月

世界著名数学家张益唐教授近日以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教授身份,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以《遇见知识,遇见科学,遇见生命》为题,为两万余名新生讲授"大学第一课"。这位在孪生素数猜想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数学家,用三个"美"字诠释了大学教育的深层价值。

站在康乐园的讲台上,张益唐以自身跨越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开场。1978年踏入北大校门的青年,如今以教师身份迎接新一批学子,这种时空的交错在他看来恰是"生命之美"的生动注脚。"当你们接过校徽的瞬间,就获得了通往未知世界的通行证。"他以数学家特有的浪漫,将学术探索比作无限延伸的旅程。

关于"大学之美",张益唐重构了传统师生关系的认知框架。他引用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箴言,强调现代大学应是师生共同探索的场域。"教授不是知识的终点站,而是同行者;学生也不是被动接收器,而是携带火种的探险家。"这种认知颠覆了单向传授模式,构建起知识循环转化的生态系统——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将未知变为新的已知。

在解析科学本质时,张益唐以孪生素数猜想研究为例,揭示"无用之用"的深层价值。2013年其突破性成果将素数间隙缩小至7000万以内时,曾面临"有何用处"的质疑。他以芝加哥大学Sid Nagel团队1997年的"水渍研究"为证:这项最初看似无用的发现,最终催生出微流控芯片等前沿技术。"科学的魅力在于,它始于纯粹的好奇,终于人类福祉的提升。"

对于生命成长,这位历经北大求学、三十年海外漂泊后归国任教的学者,给出了充满数学智慧的解读。他将人生轨迹比作非线性曲线:"生命不是平滑上升的直线,而是包含波动、回弹甚至短暂下滑的复杂函数。正是这些波动构成了成长的本质。"他特别提醒新生,要正视焦虑、孤独等情绪体验,因为"前额叶皮层的重塑过程,正是生命系统升级的必经阶段"。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典礼上同步寄语新生,强调要培养"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三位一体的核心素养。他以"心怀家国、审慎明辨、笃行致远"十二字箴言,勾勒出新时代学子的精神图谱。这场跨越代际的学术对话,在红砖绿瓦的康乐园里激荡出思想的涟漪。

当张益唐以"愿你们在木棉花与猫头鹰之间,看见生命的独特纹理"作结时,两万余名新生手中校徽折射出的光芒,恰似无数个待解的数学命题,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晨光中静静等待被开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