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齐鲁大地的泉水潺潺与藏地高原的经幡猎猎交织,当千年非遗的古朴韵味碰撞雪域斗牛的豪迈激情,一场跨越山海的视觉盛宴正在白朗县上演。"泉朗相依 文脉相连"济南·白朗联合摄影展日前在白朗县文化中心拉开帷幕,百余幅精选作品通过镜头语言,诉说着两地三十载对口支援的深情厚谊。
2025年恰逢济南援藏三十周年,这场摄影展不仅是一次艺术呈现,更成为丈量三十年援藏历程的时光标尺。自1995年启动对口支援以来,济南市累计选派十批228名干部人才扎根雪域,实施援建项目280余个,在高原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教育提升、产业发展的壮美画卷。从改良万亩青稞田到建设现代化校园,从升级基层医疗体系到打造和美乡村,济南援藏人用"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让白朗县的发展成果如青稞酒般愈发醇厚。
展览现场,两大主题板块交相辉映。济南展区以"泉城雅韵"为主题,大明湖的波光潋滟、黑虎泉的飞瀑流珠、华山的巍峨挺拔在镜头中定格成水墨画卷;白朗展区则以"雪域雄风"为脉络,金浪翻滚的青稞田、牦牛群驰骋的草原、圣洁的雪山日照金山,构成震撼人心的视觉交响。这些作品既是对自然风光的礼赞,更是两地文化互鉴的生动注脚——当济南面塑遇上唐卡绘制,当章丘铁锅工艺交流藏式金银器锻造,文化交融的火花在展厅内持续迸发。
今年7月,济南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接过接力棒,开启新征程。他们创新提出"三交"深化计划,通过文化展览、民俗体验、互访交流等多元形式,构建起立体化的文化传播网络。在刚结束的中秋文化周活动中,白朗群众身着藏装学习制作济南花馍,援藏干部则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藏纸制作,这种双向的文化浸润正在催生新的文化景观。
镜头可以定格瞬间,却无法丈量情感的深度。三十年来,280余个援建项目在白朗落地生根,12所现代化学校拔地而起,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乙等医院,蔬菜大棚面积扩展至1.2万亩。这些数字背后,是济南援藏人"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坚守,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执着。正如摄影展中那幅《握手》作品所呈现的——济南干部与藏族同胞在青稞田里相视而笑,布满老茧的双手紧紧相握,定格成民族团结的最美画面。
当观众在《泉涌雪山》作品前驻足,画面中济南趵突泉的三股水花与珠穆朗玛峰的皑皑白雪形成奇妙对话,这种跨越千里的视觉联结,恰似三十年来两地人民的心手相牵。快门声虽已停歇,但泉朗两地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在文化馆的藏戏排练厅里,在蔬菜基地的智能温室中,在校园的"齐鲁文化角"内,这份因影像而生的共鸣,正转化为更持久的携手力量,让泉水与雪山的约定在时光长河中愈发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