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辰集团:从“金针菇之王”到量贩零食巨头的跨界征程与挑战
在商海浮沉中,万辰集团的转型之路堪称传奇。这家曾以金针菇等食用菌业务称霸市场的企业,近年来经历了一场从工厂化农业到量贩零食的华丽转身,不仅业绩飙升,还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万辰集团的转型始于2022年,面对食用菌行业的增长瓶颈,创始人王健坤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决定带领企业向量贩零食赛道进军。他利用妻子早年创立的“零食工坊”品牌资源,迅速设立了新公司,并推出了“陆小馋”品牌,正式入局量贩零食连锁业务。此后,万辰集团加速扩张,通过并购“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以及华东地区老牌零食连锁品牌“老婆大人”,并在2023年完成了四大品牌的整合,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这一系列动作,让量贩零食业务迅速成为万辰集团的营收支柱。
业绩数据令人瞩目。从2022年营收仅5.49亿元,到2024年飙升至323.29亿元,万辰集团在短短两年内实现了超57倍的增长。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贡献营收317.9亿元,占总收入的98.33%,2025年上半年更是进一步增长至223.45亿元,同比增长109.33%。这一增长的背后,是万辰集团庞大的门店网络,截至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已达15365家,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然而,亮眼的业绩背后并非没有隐忧。万辰集团采取“低价引流”策略,虽然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但部分爆款产品的毛利率却严重不足,远低于行业龙头。同时,高扩张带来的费用激增也让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质疑。2024年,万辰集团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增长了229.8%和120.33%,而净利率仅为2.68%,与竞争对手存在显著差距。
更为关键的是,万辰集团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也面临着挑战。2025年3月,董事长王健坤被国家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虽然公司声称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但资本市场反应剧烈,股价大幅震荡。此后,随着王健坤辞去所有职务,万辰集团完成了从创始人到第二代的权利交接。然而,家族化治理的弊端也逐渐显现,权力过度集中、制衡机制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万辰集团决定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港股主板挂牌上市,以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然而,这一计划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另一家头部量贩零食品牌鸣鸣很忙已经在2025年4月递交港股上市申请,且门店规模和业绩均表现不俗。为了应对竞争,万辰集团加速整合旗下资产,并推动业务向“硬折扣全品类超市”方向发展。然而,供应链能力不足和加盟商意愿低等问题仍困扰着企业的转型之路。
尽管如此,万辰集团的转型故事依然具有启示意义。从传统企业到跨界巨头的转变,不仅需要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果断的决策力,更需要持续的创新和变革。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万辰集团能否继续稳健前行,值得业界和投资者共同关注。